修行路上

心之勇士陳詠文:從迷惘到自我實現,峰迴路轉的學習

2022-11-13 | 聞法教室編輯室

§ 勇士心語 §
 

如果說因為有無限生命,所以就算沒有天份,也能慢慢透過好幾世的時間去精進和改變自己,或許到了某一世,他就能展現出自己的天賦。因此,天賦也是能夠培養的。
─陳詠文

 

2016年初,真如老師給予了我們一場開示,那次開示的內容對我的內心造成了很大的震撼。老師說,塑膠袋是「連環殺手」。當人類將塑膠袋製造出來,並輕易地丟棄,被動物們誤食下肚之後,就進入了食物鏈中,層層流轉,以其金剛不壞之身堵塞海洋、傷害飛鳥與魚群。

 

當時剛考上研究所的我,深深被老師的理念和想法所感動。過往我從來沒有想過,我們日常生活中所使用的塑膠袋、免洗筷、手搖杯、吸管等會造成生態上那麼嚴重的破壞,且所有生命都有可能受到塑膠的危害。因此我毅然決然地暫時先放下就讀研究所的計畫,投入了淨塑推動小組,開始著手推廣減塑理念,也希望帶起社會中杜絕塑膠使用的風氣。

 

然而,會成為淨塑推動小組的一份子,對我來說好像不僅僅是受到老師開示的啟發而已,背後有著眾多因緣合和,才讓我來到這裡。這大概要從十幾年前開始說起。

 

從小我就是一個知道自己想要什麼、能夠為自己設定目標,然後盡力達成的人,一直以來我都是用這樣的態度和心情,去做人生中的大小事,包含課業、學習。然而,自從我上了大學以後,漸漸發覺自己好像無法掌握課業進度,在專業知識的學習上遇到了難以突破的障礙。

 

高一時和父母出國旅遊。照片提供:陳詠文

 

一直以來,我以成為學者為目標,希望能進入專業領域學習,但真的得以一窺堂奧的時候,卻宛如踏入迷霧森林。沒想到一直很有興趣的學科,在我努力之下,依然難以跟上學習進度。那段撞牆期帶來的無力感,彷彿在告訴我:過去所依賴的生存方式,突然失靈了。也讓我產生了危機意識:自己成為學者的夢想是否會成為泡影?面對眼前巨大的挫折,我感到非常的痛苦。

 

由於我的母親從很早之前就開始學習廣論,和她討論這個煩惱的時候,她便建議我或許可以去參加福智文教所舉辦的大專營,那裡或許可以給予我一些答案。抱持著內心的種種疑問,我前往了福智的大專營。在營隊期間,我的困惑確實得到了部分的解答。我原先認為,以生物學的角度而言,人的天賦和能力,都是由基因決定的。我不是不相信後天的努力能培養出自己的專長,但是要「擅長」一件事,必須要有「天份」才行,而天份就是基因所決定的。無論再怎麼努力,若你沒有天份,就會碰到極限,這是不變的事實。

 

在營隊裡,我第一次接觸到了「無限生命」的概念。當時我和帶隊的小組長為此進行了長時間的辯論,僵持不下,兩個人都認為自己說的才有道理。於是,小組長請我在法師回答隊員提問的時間,將自己的疑問提出來,由法師來解答。我鼓起勇氣向法師提問後,以為法師會對我的觀點採取否定的態度。但沒想到法師非常地謙和,在法師和緩、娓娓地解釋下,我好像有些明白了其中的道理。於未來的日子裡,我透過觀察和體會,也漸漸地理解「無限生命」的意涵。而營隊期間,法師以他深厚的學養和氣質,讓我感到深深敬佩,也讓我願意鬆動過往的成見,接納不同的觀點,使我印象深刻。

 

與福智青年的好友合照。照片提供:陳詠文(第二排最右)

 

如果說因為有無限生命,所以就算沒有天份,也能慢慢透過好幾世的時間去精進和改變自己,或許到了某一世,他就能展現出自己的天賦。因此,天賦也是能夠培養的。就是這樣的說法說服了我,儘管營隊結束後,我仍然懷有部分尚未解決的困惑,但已經埋下我日後持續修習佛法的種子。

 

從大學畢業踏入職場後,我從職場生活中發現,儘管同事們都很善良且為人著想,但仍然會有摩擦、紛爭,不如想像中那麼和諧。透過觀察,我瞭解到,有時候並非是人與人之間彼此刻意阻礙對方,而是每個人有自己認為較好的做事方法,也有觀念上的差異。而有的時候則是心有餘而力不足,因此我察覺到,專業知識和能力或許是能夠降低爭執、增加效率的方式。同時,我也回想起了一直以來埋藏在內心深處的夢想:在專業領域中進行更深入的研究。

 

於是,我考取了台大生物環境系統工程研究所,除了這是我本身的興趣之外,同時關注環境議題也是福智團體所重視的發展方向,我相信在研究所學習和研究所獲得的知識,能夠對未來無論是生涯或是事業的發展有長足的幫助。讀研究所的過程中,我獲得了不少啟發。

 

在2022釜山國際海廢會議在分享校園減塑經驗。照片提供:陳詠文

 

除了能夠對環境議題有更宏觀的理解,專業知識的儲備也讓我在撰寫淨塑小組教案時,能夠更有依據與說服力。過去工作時所累積的,對於有機食品、食農教育的理解,也都幫助我在求學的道路上看清楚自己所要追尋的方向。讀研的過程中,我發現知識將我的過去、當下和未來的一切串聯起來,瞭解「護生」所需要的宏觀性,而非將個別的環境議題分開來處理;同時,相距於十年前大學時期為學習而煩惱不已的自己,我獲得了自我實現的成就感,彌補了過往的遺憾。

 

研究所畢業之後,我決定再回去淨塑推動小組任職,將我所學到的專業知識帶進工作中。今昔對比下,我覺得自己改變了很多。如果是過去的自己,也許在被質疑和挑戰的時候,會覺得對方是否在指責自己,但現在則能夠理解,大家在同一件事情上發表看法,出發點都只是為了使事情更臻圓滿的完成。我不再如以前一般徬徨不安,擁有了更加開闊的視野去看待發生在身邊乃至世界上的人、事、物。現在的我會加緊腳步完成學業,期待回歸淨塑推動小組的那一天。

 

2019竹蓮國小校園減塑工作坊與慈心淨塑小組同事合照。照片提供:陳詠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