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親辭世後,蕭維厚到福智高雄學苑擔任服務台義工。當時來學苑洽公、上課的人都要經過服務台,所有來電也都要經由服務台轉接,因此,蕭維厚結識了很多法師和廣論同修。
有一次他接到一通外線電話,來電者說要找某位居士,這位居士是學苑的重要幹部,當時剛好在開會,於是蕭維厚很自然地對著電話那一端說:「某居士正在開會,不方便接電話。」並順口請對方留話,以便轉達。
這時只聽見電話那一頭傳來非常客氣的聲音說:「那麼請你轉告他,有一位常師父找他。」蕭維厚聽完大吃一驚說:「您是常師父?」對方答說:「是的、是的。」蕭維厚趕緊說:「師父,您請稍等,我這就去叫他。」師父說:「方便嗎?」蕭維厚連忙說:「方便、方便。」
這是師父(編按:日常老和尚)和蕭維厚第一次的直接對話,師父的聲音就此深植在他的心中。以後只要再接到師父的電話,蕭維厚馬上就能認出來,每次都會刻意多叫上幾聲師父,而師父也總是平和地回應他。
父親逝世次年,蕭維厚到鳳山寺參加春季超薦法會,法會圓滿那天,在學戒堂門口遇到一位上座法師,法師關切問道:「蕭居士,你到法人做義工有沒有問題?」當時蕭維厚為法師的威德力所震攝,下意識脫口回答:「沒問題。」隔日,蕭維厚到了高雄學苑,赫然發現自己已成為全職義工,職務是執行修繕工程的小工,而他接到的第一個任務便是,前往鳳山寺建設大齋堂!這對於過去長期在軍中擔任高級司令部幕僚、習慣發號施令的蕭維厚來說,真是莫大的挑戰。
接著蕭維厚陸續參與了九二一震災後的大悲精舍整復、鳳山寺新宿舍建度母殿,又承建南海寺度母殿,以及沙崙農場的師父關房等。所有工程結束後,蕭維厚被改派承事高雄學苑管理股下的資材小組,經手的資材皆為學員供養的惜福物品。秉持著師父「從用無作、事在無作」的重要教導,這些資材歷經了許多法會及營隊,有些課桌椅後來甚至還遠渡重洋,成為現在P島法師們使用的設備,陪伴眾多法師度過無數個寒暑。
承擔資材組工作一年多後,蕭維厚聽聞鳳山寺要招募第一批護持淨人,便跟著報名,經過如證和尚面試,獲得開許。但是在等待通知的一個月後,他接到賴學長(賴錫源,現任慈心基金會董事)的電話說:「你沒錄取護持淨人,師父說你沒有法,要你來台北總部,讓我帶著你學習,你可以嗎?」當下蕭維厚才知道,原來師父一直都默默地關注著他的學習,於是決志來到台北。當時,蕭維厚住在法人的單身宿舍,還得和一位資深的師兄共睡一張大床,好在之前已歷經各種義工生活的磨練,在師長三寶的加持下,蕭維厚便安住了下來。
來到台北總部後,蕭維厚被派至秘書課進行承擔,見到師父的機會也增加了許多。因為蕭維厚的座位就在進門處,每次師父蒞臨,蕭維厚一定立刻站起身,恭敬地問候:「師父好!」師父都會笑笑地看他一眼,點點頭,沒有言語。
那時蕭維厚心中總是想著:「師父說我沒有法,卻沒有放棄我,那我也不會離開師父。」
在賴學長的耐心引導和同行善友的熱心指點下,蕭維厚漸漸對法人事業有了全面性的了解,在歷事練心的過程中,也發現過去那些自以為是的侷限性。由於視野和見識的開拓,蕭維厚的內心也更加確立:福智的師、法、友,即是自己學習菩提道永遠不能缺離的最勝皈依處。
蕭維厚來到台北的第二年秋天,尊敬的師父示寂了。蕭維厚永遠忘不了,那年中秋節前夕,師父將所有的全職同學都召到教育園區,當時師父因為肚子劇烈疼痛,不能為大家開示,卻依然忍著身體的極度不適,坐著輪椅,出來和大眾弟子見面。
彼時所有全職同學都自發地沿著寮房外的路旁,最後一次,恭敬地跪下來向師父禮敬。師父由侍者推著輪椅,緩緩走過每一位同學面前,慈祥而認真地,一一看著他們的臉龐,含笑舉手和大家打招呼。經過蕭維厚面前時,師父還是和往常一樣,笑笑地看了他一眼,沒有言語,這是蕭維厚最後一次謁見師父的容顏。
那天事後聽陳學長(陳耀輝,現任福智佛教基金會董事長)說,師父回到寮房很輕鬆地問:「全壘打多少分啊!」蕭維厚當時不了解,後來才醒覺,在那一刻,師父的心情已經回到這一期人生的本壘了。師父如此從容自在地面對生死,似乎在用一生行誼告訴弟子們:無須憂懼生死輪迴,我會生生世世一直在前途引領著大家前行。
多年後再度回憶一切,蕭維厚彷彿想明白了,師父為什麼每次見到他,總是笑笑地,沒有言語──原來,自己的無限生命,師父早已做了最完善的安排──從他學習《廣論》之後,每一天都在師、法、友的守護下不斷增上,無論師父是否親自開口與自己說話,在師父的笑容裡,都滿含著師父對一切有情最慈悲的承諾:「你自己不放棄,我很樂意陪你走完最後一程。」
蕭維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