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知識

【師心我心】謝美珠:用心學廣論,年老才會是寶

2025-06-11 | 聞法教室編輯室

師父(編按:日常老和尚)晚年時候,時常到大悲精舍,並關心雲林廣論班的同學。雲林是台灣西部最晚開設廣論研討班的地區,卻成長得非常快速,早期研討班的成員就像是一個大家庭,互相扶持、照顧,每當師父到來,謝美珠便會開心地四處邀約及分享,讓學員們都有機會領受師父的加持。  

作為早年雲林廣論班的幹部,謝美珠和先生陳三郎常常陪同同學面見師父,在旁護持,聽師父講故事。師父說完後都會勸誡同學們要好好學習《廣論》。謝美珠感覺師父就像是個慈愛的父親,以身教、言教指引著眾人往對的方向前進。  

那一次謝美珠和先生陳三郎見到師父時,師父的身體狀況已經很不好了,但師父的表情依舊慈祥柔和,掛著溫暖的微笑,不疾不徐地和謝美珠夫妻說話。  

師父說,「人年紀大了,又老又病。一般人沒有學佛,老了,可能沒人要;但有學佛,很多人搶著要。」師父指著兩邊的侍者法師說,「不然妳可以問他們,要不要師父?」  

法師們搶著回答說「要」。  

「為什麼會搶著要?」師父說:「世間事很多,老了以後,以前學的東西就忘了,但如果好好學佛、好好學《廣論》,內心的體會,越老越深,人也會越來越快樂。別人看了,會很想要你的這份快樂,也會很想跟你學習,所以學佛的人不怕老,也不怕病。」  

師父講了很多故事,他說這些感受和領悟,不會隨著年歲增長而消失、忘記,只會越來越深刻。  

謝美珠內心有所震動,她想到不久前她在印度的所見所聞,印度的老人看起來生活非常辛苦,滿臉溝壑,衣服也十分簡陋,但當他們在聽法王講法時,卻流露出真心的快樂,深深地感染了謝美珠。  

從印度回來不久後,又聽到師父這段提策,讓謝美珠不禁省思,比起周遭所遇到的長者,不論是印度的老人,還是深陷病痛的師父,都未受到年紀的束縛,即使老邁體衰,卻仍然那麼地愉悅、快樂,甚至有那麼多人想跟在師父的身邊、搶著做他的侍者。謝美珠反思,若是自己呢?自己會想要過什麼樣的生活?  

從此之後,謝美珠對於學習《廣論》的感覺不太一樣了。過去學《廣論》,是想要解答心中因母親年輕病逝而對人生產生的困惑不解,並且想透過學習,觀察現行,對境轉心,讓自己的脾氣不再那麼衝。  

但自從師父說了「用心學廣論,年老時才會是寶」後,謝美珠發覺自己學《廣論》的心有所進益,縱然對師長的講解仍有許多不了解,謝美珠會到處問人,一層一層地深入,當她對師長的授課、對《廣論》的內容更加理解後,體會更深,內心著實歡喜不已。  

待到年歲漸長,因為有師父這句話,讓謝美珠和先生陳三郎不以年齡為學習障礙,反而更努力地學,並透由護持研討班、長青班等各種方式,體會更多「法」的內涵。  

師父透過自己一生的示現,讓弟子領會,如果能將《廣論》、能將佛法學以致用,有朝一日也能像師父一樣,成為明智的長者。佛法將是我們每個人心中最大的依靠,讓我們無畏老苦與病苦,甚至能夠隨著歲月的累積,變成無上的至寶。  
 

 
 

謝美珠 

● 廣論母班:園10宗01班。 
● 曾參加的研討班:雲林一班虎尾班(1995/02/28開班)、中增上01、中善行c班、中戒前5班⋯⋯、園08戒01 
● 曾護持的研討班:中福圓10班班長、雲嘉福覺15班班長、⋯⋯目前任園20宗15班班長。 
● 曾參加的營隊、法會、請法團或護持工作:雲林研討班初成立時隸屬台中學苑,故從文教、慈心、淨智幾乎都參與及護持,並將所獲得之經驗帶回雲林。尤其因地利之便,長期護持雲科大廣論班及大專營。 
● 經歷:雲林淨智實踐、福智教育園區養成教育組課發會助理、管理中心公關、福智學校法人行政。 
● 印象最深刻的一句師父開示:「用心學《廣論》,年老時才會是寶。」——師父説:很多事情老的時候轉眼就忘了,但對法的體會受用,永遠不會忘,而且愈老愈深刻。一般人又老又病很孤單沒人要,你看師父又老又病,法師們卻很想當侍者親近師父,因為師父內心對法的體會、受用是大家想要的。(當下師父還詢問在衪左右的兩位法師是不是這樣)聽了師父這一番話,感覺非常親切;也因為師父的加持,對學廣論更有信心,體會也更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