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專欄

蔡纓勳專欄|白茶黑茶供三寶,意樂清淨廣普茶

2022-09-06 | 蔡纓勳

茶在藏區
茶,與鹽米醬醋等都是日常生活所需品,卻非有絕對需求性,而是屬於個人依報受用之增上果;如同水可以載舟覆舟一樣,品茶也可以令人暢快沉浸,安逸悠閒;也可以安頓身心,誘發生命思考力;也可以布施供養齋僧,累積成佛之資糧;也可以參禪悟道,趣入般若。

 

眾所皆知,西藏因地處高海拔,空氣稀薄,氣候乾燥,飲食特殊等等關係,無法種植蔬菜水果,長年累月的飲食大多以靑稞所製糌粑爲主,佐以牛、羊肉及乳酪,幾乎都是油脂高熱量為主,但根據研究,多數藏胞並沒有三高等問題,這可能是得力於茶葉是深受藏胞青睞的飲品。茶中所含之維生素不僅有益人體單寧酸、茶鹼等成分,且有淸熱、解毒、潤燥、利尿等功能,藏人嗜乳酪,不得茶,則困以病。「腥肉之食,非茶不消;靑稞之熱,非茶不解。」

 

茶,是藏胞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食品,過去遊牧生活中,從天未亮的早晨起開始煮茶,誦經、聊天、接待客人等(註 1),茶的角色幾乎遍滿生活中的各個層面,普通民眾往往用茶葉來供佛、招待客人、送禮賀節,茶葉成為出外旅行之必帶物品。可說茶早已融入藏族人民的生活,藏語中流傳著:「好馬相伴終日,好茶相伴終生」、「寧可三日無米,不可一日無茶」及「一日無茶則滯,三日無茶則病」等藏茶諺語。根據統計藏胞喝茶是整個中國大陸各省喝茶最多的省份(註 2)。

 

根據《漢藏史集》等(註 3)書記載,松贊干布的曾孫都松芒波杰因茶得到療癒的故事;又說藏區飲茶的方法習自漢地和尚。至於漢地茶是何時入藏的?藏地一般以為是文成公主入藏時便帶著茶進藏,據說酥油茶也是由文成公主入藏後研發出來的。在中國唐朝時代喝茶已經非常盛行,陸羽《茶經》的問世,也可說是當時茶文化的一個反應與總攝。

 

 

 

《起信津梁》的茶事與意義
閱讀《起信津梁》時,書中提到有關茶葉的事項,雖只有幾則,卻引發我甚深的好奇與思考。可說是反映出大師時代,茶在僧團或僧侶生活中的一環,如果再從修行的角度來看待喝茶、品茶一事,在書中也有甚深的教授可作為後世行者的參考。

 

一、共來了八千多位僧眾,由大師師徒親自作為施主,對每位僧眾奉上拉薩秤四斤重的酥油,六十錢白茶的開幕盛宴。 (參見《起信津梁》151頁)

 

二、由於止貢等地豐厚的信施供養及承事,在十六天當中,約一萬位僧眾每人的早茶,也都供養熱茶,從未間斷。 (參見《起信津梁》155頁)

 

三、各方供佛、供僧資材方面的信施,粗略統計如下:總計黃金九百二十一錢;金幣四百五十錢;酥油三萬七千零六十斗;糌粑一萬八千二百一十一斗;白茶四百一十六錢;黑茶一百六十三錢;……。 (參見《起信津梁》155頁)

 

四、同樣的,也對衛藏許多大寺院盛大地供養豐厚的茶及供品。(參見《起信津梁》195頁)

 

前三則是宗喀巴大師53歲時於拉薩興辦祈願法會的盛況,第四則是大師圓寂時,當時的僧眾在甘丹寺對大師做供養時,也對衛藏許多大寺院做盛大豐厚的供養。

 

左:這是雲南佛學院藏傳學院自作的茶餅,用來與信眾廣結善緣的禮物。這餅是2019年底參訪時,藏傳學院贈送。右:2022年四月,我們也邀請一些台灣同修請雲南朋友專製普洱茶磚供養阿壩州各莫寺僧團。照片提供:蔡纓勳

 

簡單歸納為幾點:

 

1、第一則是祈願法會之前的供僧,八千多位僧眾每位六十錢白茶,六十錢相當於六兩。總計一次供僧所需茶葉需要四萬八千兩,這並非小數目。足見僧眾的茶量豐富。

 

2、第二則是止貢一地的信施,供養整個法會十六天中,每天一萬多僧眾熱的早茶,這樣的數目也是相當可觀。這裡的護持信施應該是比較富有的貴族階層,或者是一群信眾預先依參與僧眾的總人數而共同邀約集體發心的供養。

 

3、第三則當是法會結束時剩餘或零星的信眾的供養,白茶四百一十六錢;黑茶一百六十三錢。比之黃金、金幣相對性的減少,比起大師等僧眾的供養總量更是差很多的,這或許是緣於一般信眾經濟條件有限。

 

4、從上或知,茶葉在當時藏地,是一種殊勝尊貴的禮品與飲品,所以會用來供養、齋僧。另外,這也是反映宗喀巴大師所處的元朝時代,茶葉於藏地已是非常普及,只是比起一般民眾,僧眾與貴族的用量相對較多。

 

5、茶葉對僧眾的供養,每位僧眾各別發放,因為藏地佛寺飲食並非集體共用,與漢地不同7,漢地寺院有齋堂,僧眾集體用齋,藏地則無,我造訪過塔爾寺及拉卜楞寺的僧寮,至今仍然保持這樣的傳統。

 

6、至於所供養的茶有白茶與黑茶。根據研究,約略來說,屬於後發酵的黑茶大抵來自川藏線的雅安,此地除自身產茶外,也是匯集了湖南安化等地黑茶的集散地。而微發酵的白茶當是由南詔建國後經滇藏茶馬古道由西雙版納等地運送過來。簡言之,供養白茶與黑茶是當時政府政策、社會需要、交通運送等時空因緣所造成。

 

從調身到入禪
茶在漢地,歷史悠遠,本草綱目(註 3)等書記載,茶之作用可以調降體溫、解渴、提神、幫助消化、解油膩、易安神住心等作用,對佛教禪修來說,茶更可以調養身心,節制慾望,輔助禪修,融入禪道。

 

根據文獻,唐朝時代就有用茶融入坐禪與調身的記載,《封氏聞見記.飲茶》記載:「南人好飲之,北方初不多飲。開元中,泰山靈岩寺有降魔師,大興禪教。學禪務於不寢,又不夕食,皆許其飲茶。」從此之後,開啟古代叢林參禪飲茶的傳統,乃至近代寺院打禪七,仍然有喝茶的規式,讓禪修者調身提神以住心,更進一步以茶入禪,藉茶悟道,以茶傳心,茶禪一味等風格。如仰山慧寂禪師「釅茶三兩碗,意在鑊頭邊」(註 4)、趙州禪師時以「喫茶去!」(註 5)接引學者的茶禪公案、資福如寶禪師「飯後三碗茶」6的日常家風,至今猶傳頌於禪林中。若喝茶時,將心安住在當下,用心品味,一杯茶也可以茶禪冥契,發明心地。

 

左:一杯茶配上現烤的饃饃,也是一客甜美的下午茶。2016年冬來訪雲南瀘沽湖扎美寺時,住持活佛以此特餐盛情相待。右:一杯黑茶,捏幾塊饃饃,往往是藏胞及僧侶的一餐。2012年寒冬我獨自來訪塔爾寺,寺中一位法師請我到他寮房一起用午餐,也是一杯熱黑茶及一塊剛從冰箱取出來的饃饃。雖飲食極度簡單,其樂也融融。照片提供:蔡纓勳

 

普茶——借茶悟般若
品茶不離般若,平常生活中品茶就可以依法觀修,只是我們喝茶往往停留於品茶階段或者沒有覺察力,無法藉飲茶啟觀修,這種藉飲茶啟觀修的禪茶文化,唐宋以後開始流行,茶與禪修相即相入,所謂的普茶文化也是由此而產生。今天佛教禪修與茶的關係仍然非常密切,在漢地如高旻寺的打禪,雲居寺的農禪生活仍然傳承這樣的歷史宗風。

 

借茶以觀修自心,本是平日功課,中秋佳節來舉辦,集中心力與功德資糧,分享修學的心得,可以說是一年修學的期中考試。也是提策自己即使喝茶時也勿放逸,勿忘失正念。這是漢地佛教尤其是禪宗道場的重要法事。

 

福智團體《廣論》研討班每年都會舉辦「中秋普茶」。這是1987年時,創辦人日常老和尚為引導僧俗弟子深入研習法義,於每年中秋所舉辦的法會,憑藉著中秋團圓的寓意,讓《廣論》學員們團聚相互分享修學心得,以此普種善根、普結佛緣,多年來傳承至今,已成為福智團體《廣論》研討班每年的重要活動。普者,普遍周詳之意,雖然只是一盞茶,可以向上普奉十方諸佛,普供諸賢聖,中間可以分享同行善友,下則普施六道有情,一杯茶如大雲雨甘露,普潤三千大千世界一切眾生。

 

在《起信津梁》中,大師為我們開示普茶的作意,在上師一生當中,不會因為國王顯貴及善男信女的情面,或者希求回報而謀求積聚財物,以免糟蹋信施,執著垢染。任何時候都完全沒有提過「心裡特別留戀這樣的資具」或說一粒青稞以上的餽贈「是我的」,將一生的田地說成「是我擁有的」等等7。這些概念,在大師心中是不如法的世間事業。不是品茶不如法,也不是品茶是世間事業;而是品茶的意樂,我們這顆品茶的心識有如法不如法,世間出世間的不同。如法不如法,是就能否成為成佛的資糧來論;世間出世間,是就能否出離輪迴的清淨心來說。

 

福智團體廣論研討班中秋普茶廣大供養活動照。照片提供:李依霖


 

註釋

1. 有關藏胞的生活資源,可以參閱法尊法師《西藏與西藏佛教》第四章西藏民族「三、生活」。
2. 姚國坤撰〈藏族的酥油茶〉(陳宗懋主編:《中國茶經》,頁五四六)。
3. 參見《本草綱目.果之四茗》。
4. 參見《五燈會元》卷九記載著慧寂禪師借茶釋佛。
5. 趙州茶的故事,參見南唐《祖堂集》卷18「趙州和尚」及惠通撰述的《趙州真際禪師行狀》。
6. 參見《五燈會元卷九.資福如寶禪師》。
7. 參見《起信津梁》174~175頁。

 


 

蔡纓勳教授    
作者─蔡纓勳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博士,曾任國立台中科技大學老人服務事業管理系主任,專長生死學、生命教育、佛學等。大慈恩譯經基金會創始志工。在譯經院成立之初,便擔任《四家合註白話校註集》之眾潤以及訓詁職位。
閒來常與同修們參訪名山,閱讀古剎,朝聖禮佛,印證經論,同遊心靈無盡寶藏。「普願佛菩薩的法光,能夠攝受有緣,廣度眾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