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別企劃

越昇班|用心搭一座看不見的橋梁──幹部專訪

2021-10-21 | 聞法教室編輯室

以柔軟的心播下善的種子──呂振榮
呂振榮的初衷很簡單,他只想幫助這些越南人。

 

「學了廣論之後,心就會變得比較柔軟。」回想當年的發心,呂振榮只簡單地表示,這是身為佛教徒應該做的。收到了學員陳春幸的求助,呂振榮四處尋找資源,他的努力沒有白費,不僅得到了性愍法師的支持,雲林支苑和多位同行善友也相繼伸出援手,護持、供養這個外籍中文班,2017年11月,全台第一個越昇班在雲林成立,隨即台北、台南、高雄,各地開花,在今年初,雲林開設了第四個班。

 

呂振榮學法的因緣,源自陪同孩子上福智青少年班,對佛法內容產生了認同,興起進一步學《廣論》的動力。其實剛開始學習時,呂振榮並不相應,直到一次看見師父開示的影片,呂振榮淚流滿面,然而當下他也不知道自己在哭什麼,卻深深受師父的大愛無私的精神所感動,就此,跟著師父栽進了推廣《廣論》的路途上。

 

雲林越昇班班長呂振榮。照片提供:越昇班

 

而真如老師──師父的接班人──希冀在越南建立教法的心,正是呂振榮全心全意推動越昇班的力量來源。另一方面,他也體會到來台越南人的苦楚,更渴望藉由傳遞佛法觀念,改變他們的生命。

 

特別是參加越昇班的學員中,移工占大多數,這些移工身負家庭經濟重擔,一心只想著掙錢,生活十分貧乏,缺乏依靠,甚至有部分移工受到雇主的欺凌,卻因高額的仲介費而選擇吞忍,呂振榮看在眼裡,很是心疼。

 

「或許教授中文、傳遞生命故事,能夠提升他們的心靈,但這可能只對部分學員有幫助,更多的越南學員根本想不了那麼多,他們要的就是加班,就是賺錢。」和學員相處後,呂振榮得知,越南移工所負荷的仲介成本,比其他東南亞移工都要高,金錢的壓力,使他們不斷向雇主要求加班,「雖然他們很喜歡越昇班,很感動對老師、義工的照顧很感動,可遇到了經濟問題,他們的內心就會產生拉扯,不是他們不願意繼續來上課,他們有他們的難處。」

 

雲林越昇班上課學習中文。照片提供:越昇班

 

更甚之,一旦公司沒了訂單,減少了加班收入,被高額仲介費追著跑的越南移工就會選擇逃逸。於是呂振榮興起推廣越昇班學員的想法,他找到福智MBA的學員,希望讓需要任用外籍員工的公司老闆,了解越昇班的學員在品德以及中文能力上,是值得信任的。

 

「就像如得法師所說的『四攝法』概念,要先解決他們生活上的問題,才有辦法更進一步加入佛法的學習。」呂振榮認真地說。

 

曾經他也不理解,為什麼這些越南學員留不下來?直到曉得越南學員的處境,才漸漸放寬心,先求與他們結緣,再循序漸進帶入佛法的力量。「我和如得法師請益過,法師的心量很大、很廣,法師認為,這輩子我們和他們接上緣分,他們沒學《廣論》沒關係,可能下輩子他們就學《廣論》了。」呂振榮總是拿法師的這段話來警惕自己,不要對越南學員過於要求,要先使他們有歡喜心,未來才能親近佛法。

 

護持越昇班多年下來,雖然必須付出大量心力,呂振榮卻對此心懷感謝。在這過程中,他發現了自己的不足,不再一味地從自己的角度給予,而是懂得設身處地傾聽他人的需求;開拓了自己的視野和心胸,認知到發菩提心的對象,不是只有廣論班的學員,不是只有福智的師兄姐,更是不只有台灣人。任何人,都能是他幫助的對象,也能是他感恩的對象。

 

雲林越昇班一起出遊(註:照片攝於疫情前)。照片提供:越昇班

 

今年過年,呂振榮也在越昇班的課堂上向學員們鞠躬致謝,「我告訴他們,不要以為自己只是個做工的人,只是來賺錢的,其實他們很偉大,接下來了台灣人不願做的工作,為台灣的經濟發展做出了貢獻。」

 

呂振榮把年輕的越南學員都當成自己的孩子,他看著他們一點點地改變,因此歡欣喜悅,雖然不清楚未來這些年輕的孩子們的生命能走向何方,但他相信,每一個播下的善的種子,一定都能開出美麗的花朵。

 

讓心變得更加寬廣──莫少閒
越昇班自雲林發起,然而有需要的越南移工遍布全台,很快地,台北和台南的越昇班也在2019年接連成立。

 

因為有過護持越南廣論班的經驗,莫少閒成為性愍法師首要詢問的對象,希望她能帶領台北的越昇班。

 

可對莫少閒來說,越廣班和越昇班是截然不同的兩件事啊!「雖然多次造訪過胡志明市,可越南廣論班的學員都是台商、台幹,我並沒有真正接觸過越南人。」

 

台北越昇班班長莫少閒(圖中右者)。照片提供:越昇班

 

莫少閒承認,起初她對護持越昇班沒有太多的想法,但性愍法師一提,她還是專程南下至雲林參訪越昇班,然後便被這些年輕的異國孩子打動了,她看到越昇班的學員的活潑精神,每個人的眼神都是那麼神采奕奕,專注向上,還會主動向莫少閒鞠躬問好,她當時便想,不如就來試試看吧!

 

莫少閒參考了淡江大學華語文課的教案,加入了希望新生、讚頌等心靈課程,此外,也會安排一些電腦技能等實用性課程,和一般廣論班比起來,著實太不相同了!莫少閒卻不認為是件壞事,「我們當然希望他們能夠學習佛法,可是有些同學不見得能夠與越昇班相應,遑論《廣論》?只要能夠將他們連結起來,之後自然有更多傳法的機會。」

 

於是莫少閒順應學員的需求,成立了電腦社團,還吸引到不願參與越昇班課程的學員,也來報名電腦班。其他如台中開了書法社、舞蹈社,高雄開了足球社、書畫社,台南開了硬筆社,每個地方的越昇班依照學員的特質開設了不同的社團,還聯合起來辦了越昇班歌唱大賽。

 

台北越昇班穿奧黛參加讚頌比賽。照片提供:越昇班

 

莫少閒記得班上一位女生分享說:「以前在越南也曾經學過越南文的讚頌,從沒想過能夠用中文唱讚頌佛菩薩的歌。」頓時莫少閒覺得,所做的一切不會是徒勞無功,而是如細雨潤無聲般落在他們的心田上,留下痕跡。

 

同樣讓莫少閒感到值得的,是護持越昇班所得到的回饋,「你會很快就看到他們的進步和成長,就像花苞綻放一樣,可以迅速看到成效,而且他們從不吝於對老師表達感謝,這會讓人很有動力持續做下去。」

 

莫少閒的心因此變得更大了,過去她對越南人毫不關心,並不是因為她冷血無情,文化、地緣、語言、國家等等的隔閡,沒有給她太多的機會去了解這群已在台灣逐漸壯大的族群,她仍視他們為遙遠土地上的人民,卻不知彼此的距離,其實那樣地近。

 

台北越昇班一起歡慶耶誕節(註:照片攝於2020年12月)。照片提供:越昇班

 

跟隨師長的腳步,莫少閒得以接近、關懷這群來自異鄉的孩子,她敬佩他們、心疼他們,也盡己所能地幫助他們。「這是在訓練我對一切有情的心。」莫少閒如此說,「他們讓我的心更加寬廣了。」

 

學員在越昇班學中文、接觸佛法,以後還可能學習《廣論》。莫少閒看到了他們的無限可能,樂於做他們的俱有緣,陪他們走過生命的一段路。

 

與越昇班相互學習成長──陳芸華
護持越昇班的幹部多把這些來台灣打拚的越南人視作孩子般,關心他們、照顧他們,雖然年長許多,陳芸華卻都將他們當作同輩的朋友看待。

 

「最初我真的不知道怎麼投入,法師怎麼交代,我就去做了。」歸整這些年來的心境變化,陳芸華說:「但我發現,我不是只有『教』他們東西,我也在他們身上學到很多。」

 

陳芸華(圖中紅衣者)。照片提供:越昇班

 

退休之前,陳芸華是個高職英語老師,擁有豐富的教學經驗,但比起教學成果,她更重視學生的學習態度。台南越昇班開班之前,陳芸華也去過雲林參觀,如同莫少閒看到越南學員的上課情況後因此改觀,陳芸華更是深受感動,老師出身的她,感受尤為深刻,她從沒看過這樣認真上進的學生!

 

從這一刻起,陳芸華心中關於越南人的刻板印象發生了扭轉。很難想像,她曾經對越南人是有防備心的,因為父親工作的關係,陳芸華幼時多次跟隨父親造訪東南亞,當時年歲尚小,長輩的恫嚇和異鄉落後的環境,在她腦海裡留下了根深蒂固的想法,大部分都是不好的,就這麼一直到長大成人。

 

沒有人主動釐清的誤會,永遠不會忽然豁然開朗,只會越纏越緊。或許是一個注定的因緣,性傳法師希望在台南成立越昇班,找上了陳芸華,就是一個最好的、解開誤會的契機。

 

台南越昇班一起護持教師生命成長營(註:照片攝於2021年1月)。照片提供:越昇班

 

陳芸華義不容辭地接下了這個任務,最初是出於對師長的一份心,使她肩負起台南創班的責任。招生倒不是那麼困難,有了雲林班班長呂振榮的幫忙,越南學員間相互散播消息,台南班一下就滿員了,難的是各式行政上的業務,籌備、規劃課程,一一考驗著陳芸華的能力,「但是師長想做的事,你只要願意承擔,一切都會變得順利。」陳芸華說,她十分慶幸的,是有雲林班和台北班走在前面,這讓她心裡有了底氣,課程和活動的策劃上也都有了參考的依據。

 

越昇班最特別的,是每個地方班都有自己的特色,上課內容不盡相同,而共同不變的,是那股向善、學佛的核心理念,支撐著每個越昇班的運行。

 

「一些中文的教案,我會修改為適合自己的版本。」陳芸華表示,「心靈的課程部分,就是傳授他們基礎的觀功念恩、待人著想,還有善行實踐。」

 

而越南學員的反應也很熱烈,每次上課都搶著舉手回答問題,積極繳交作業,和老師來往互動。陳芸華為他們好學進取的心所打動,這不但是她過往課堂上看不到的,對個性內向害羞的她來說,越南學員的態度也為她上了一課。

 

「我自己的學習態度完全不如他們,他們平日忙於工作,休假日很少,卻願意擠出時間學習,而且全心全意。」越南學員的好學砥礪了陳芸華,和他們相處,她感覺自己也被感染了樂觀,好像變得年輕、活潑起來。

 

台南越昇班一起參加放生活動(註:照片攝於2020年8月)。照片提供:越昇班

 

現在,陳芸華對越南的想法已經截然不同,「如果未來有機會成辦真如老師的心願,至越南弘法,我會滿想去的。」她也會半開玩笑半認真地對學員說:「以後福智到越南發展的話,你們要幫忙喔!」皆會收穫學員熱情的回應,紛紛表態要做地陪,帶陳芸華四處遊玩,「老師,你們一定要來!」好似那樣的未來近在眼前,隨時都有可能實現。

 

帶領越昇班是一條比普通廣論班更辛苦的道路,或許很長一段時間,都無法看到越昇班明顯的成果,但越昇班的幹部們卻能從中體悟出快樂,他們的行動,不求一個具體的回報,只要能夠看到學員們滿足的笑容,就會令他們覺得心滿意足。

 

他們用心,搭建著越南和台灣間一座看不見的橋梁,期許未來有一天,橋梁會成為更容易溝通互動的管道,異國他鄉的文化和語言都不再是阻礙,唯有向佛的心,使彼此緊緊連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