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著師父(編註:日常老和尚)學習《廣論》已近三十年,師父的教導和言行彷彿歷歷在目,但最讓鄭天爵難以忘懷的,卻是師父的眼神。
即使過了這麼多年,回想起那年過年造訪鳳山寺的經歷,鄭天爵仍感覺清晰如昨日。他清楚記得,他站在鳳山寺廣場,看著師父從一旁的寮房走出來,師父身形單薄,身邊跟著兩位侍者,和自己隔著五、六公尺的距離,照理說,應是看不清師父臉上的表情。
可當師父抬起頭望向他,那一瞬間,師父炯炯有神、明亮如火炬的目光,穿越過來,一下子就將他震懾住了,呆立在原地,聽到師父和藹的問候:「鄭居士,你來了。」
一直到師父走近,他才回過神來,定睛一看,師父又是平常的模樣,慈悲祥和、不疾不徐,那一瞬間,師父正好被他捕捉到的眼神,就像武俠小說中的高手,平日裡深藏不露,外表看似與常人無異,但偶爾流露出的氣勢,卻能讓人感受到其內在的力量。
師父總是比眾人看得更深、更遠,並且時常透過生活上的小事引導他們更好的學習。
就拿眼鏡一事來說,師父最後一把金框眼鏡就是鄭天爵配置的。當師父在他的診所配好了新的眼鏡後,最先關心的卻是問他:「那我這個舊的眼鏡怎麼辦呢?」
他聽了很奇怪,從來沒有患者這樣問過他。通常患者上門配新的眼鏡,多是因為鏡框已老舊不適用,配了新的,舊的就直接丟掉了。他以為師父惜物捨不得,也沒多想,下意識回道:「您就留著吧!」
師父點點頭,沒再說什麼。
直到他因緣際會,向南海寺的見慈法師稟告此事,見慈法師點醒他:「師父會這樣問,是因為那是師父要給予你的加持物。」
當時鄭天爵剛學《廣論》沒多久,仍以世俗的眼光看待事物,只知道出家人的物品,在家人不可以輕易使用。而且他想著,舊的眼鏡框他多的是啊,沒有什麼用處,因為就眼鏡框而言,因為每個人的臉型不同、尺寸也不同,通常很難讓別人再惜福使用。但此刻聽了見慈法師的話,他當下恍然大悟,對於沒領會師父的深意,頓時感到十分懊悔。當時怎麼就不多想一下,師父那句問話是何用意?就這麼白白錯失請領師父加持物的機會。
幾天後,他去鳳山寺參加法會,很幸運地又遇到了師父。他將新配好的眼鏡呈給師父,還未等他問出口,師父彷彿知曉了他的心思,再一次問道:「我那些舊的鏡框,要怎麼處理呢?」
這次他把握住機會,高興地回道:「請師父把舊的鏡框統統送給我吧!」
師父應允了。
一時之間,他擁有了三副師父曾佩戴過的舊黑膠鏡框,如獲珍寶。廣論班的陳吉昇班長聽聞此事,還特地送來一個精美的紅木框玻璃盒,讓他得以擺放師父的眼鏡,並供在佛堂桌上。
每當看見佛桌上師父的眼鏡,都是一次對他的提醒,提醒他堅持不懈地學習《廣論》。因為有佛法、有師父的加持,讓他有足夠的心力,對抗外界的誘惑,在學習的過程中,累積功德,不多造惡業,得到佛法真實的利益。
「遇哉值佛者,何人誰不喜?福願與時會,我今獲法利。」他感恩遇到了師父,且有緣得到師長的攝受加持,改變了他的人生。
鄭天爵
● 廣論母班:雲林第一班宗行班,目前轉到台中學苑2016宗行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