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知識

成佛之路不能沒有師長

2019-09-25 | 聞法教室編輯室

日常老和尚十分重視教育,在開示中經常說道:「教育是人類升沉的樞紐。」此外,日常老和尚更點出教育之所以珍貴的根本原因,在於「教育是法界升沉的樞紐。」我們久處六道輪迴之中,必須仰賴善知識的教導方能踏上成佛之路。

 

由於教育是人類升沉的關鍵,我們更應該「尊師重道」,對師長修信念恩;而且不只是師長,甚至每一位眾生都有值得我們真心尊重之處,該如何思惟及實踐呢?答案都在真如老師的教誡中。如俊法師帶著我們一起跟隨師長學習,掌握成佛的重點及尊敬他人的要領。

 

以下內容節選自「20190713-1 《希望新生》萬善根本由師出/福智僧團-如俊法師 」影片

 

萬善根本由師出,成佛之路不能沒有善知識
我們今天的前行,在《希望新生》的部分是學習第98頁的第170則,題目叫作〈萬善根本由師出〉,大家一起唸一下內容:

 

「萬善根本從師出,能生利樂如良田」,每斷一個過失、生一個功德全賴於善知識。從開始發心、中集資糧到最後成佛,整個成佛之路我們不可能離開善知識獨自去成就。所以值遇善知識後,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要持續不斷地修信念恩。
 

※請參考《希望・新生【四季法語】》,第98頁,第170則

 

大家可以一起唸,特別是《廣論》學員,其實這樣唸滿賺的,為什麼呢?近代的一位大成就者──蘭仁巴尊者,他的著作《道次第心傳錄》裡面提到,抄寫自己所依止的善知識言教的功德,會勝過抄寫整部《大藏經》的功德。

 

學習《廣論》的同學,都是依止師父、依止真如老師,按照教理,我們所依止的傳承師長,就是十方諸佛的總聚體。原本一部《大藏經》只是一尊佛講出來的,現在抄寫所依止的善知識的言教,就等於是抄寫了十方諸佛的言教,這樣的功德當然會勝過抄寫整部《大藏經》的功德。

 

依照同樣的道理,念誦自己所依止的善知識言教、教誡的功德,會不會勝過念誦整部《大藏經》的功德?當然會啊!所以我們這樣子一起唸老師的法語,其實是滿賺的。

 

萬善根本從師出,能生利樂如良田」,也是這個特徵,這邊真如老師說:「每斷一個過失、生一個功德全賴於善知識。」就算是已經成佛的佛陀,從最初發菩提心、中間積聚資糧,到最後證得正等覺位的佛果位,佛陀的一切功德出生,也都是仰賴於所依止的善知識。

 

在馬鳴菩薩所著的《事師五十頌》裡面有講到:過去、現在、未來,每一尊佛都沒有例外,他們一天至少會做三次,把教導他們的善知識頂戴在自己的頭頂上,很認真地皈依、禮敬。「萬善根本由師出」就是這個特徵。

 

平常講,我們學習《菩提道次第廣論》,「道次第」一個最簡單的解釋就是──它是一個通往成佛的階梯,這個樓梯最後會通到佛果。重點是在很多大乘經典當中,比如說《法華經》、《華嚴經》,都始終強調一個概念:只有成佛的時候,才知道佛是怎麼回事。

 

《法華經》上面說:「唯佛與佛,乃能了知諸佛境界。」《華嚴經》則提到:盡虛空遍法界,佈滿了十地菩薩,他們的智慧全部合集起來,也比不上佛陀智慧的任何微少分。所以只有真正成佛的時候,才能了解佛的境界。

 

既然道次第是我們凡夫通往成佛、通向佛果的一個樓梯,可是大乘經典又告訴我們,只有成佛才知道佛果是怎麼回事,換句話講,一定要有佛陀親自來教導我們,從道次第階梯的第一層、第一步開始,這個通往成佛的樓梯才建得起來,要不然自己建樓梯,根本不知道會通到哪裡,唯有成佛的人才知道。

 

師父在《廣論》錄音帶裡面也常常講:你要成佛,只有佛來教你才能成佛。所以將剛剛講的概念再收攝一次,就是從凡夫到成佛這個道次第裡的每一步,都要佛親自來教導,才能夠修得出來。真如老師所說的「從開始發心、中集資糧到最後成佛,整個成佛之路我們不可能離開善知識獨自去成就。」就是這個意思。

 

但是因為十方諸佛所有的教導跟加持,完全只能透過傳承師長來傳遞給我們,這是在《菩提道次第廣論》裡面強調的重要概念,所以我們要持續不斷地對善知識修信念恩,這樣才能夠得到十方諸佛所有的傳承教導與加持。真如老師說:「所以值遇善知識後,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要持續不斷地修信念恩。」它的關鍵就在這裡。

 

尊重並非一種技巧,所有眾生都值得尊敬
再來我們看《心之勇士》的〈尊重並非一種技巧〉:

 

當我們想要對別人坦誠相助,出自一片真心,一定先建立在充分尊重他人的基礎。如果沒法做到尊重別人,很難想到別人會全心接受你的建議。而尊敬他人,並非技巧,而是發乎於內心,行之於容色。
 

※請參考《希望・新生2【心之勇士】》,第91頁,第170則

 

在這一段,真如老師說:「當我們想要對別人坦誠相助,出自一片真心,一定先建立在充分尊重他人的基礎。」這一點很重要,因為「如果沒法做到尊重別人,很難想到別人會全心接受你的建議。

 

其實就算沒有想要幫助他人,還是要練習尊重他人,為什麼呢?師父以前曾經講過,不懂得尊重他人,就一定不懂得尊重自己的佛性。同樣的內涵跟精神,在《入行論》裡也有說到:

 

有情與諸佛,同能生佛法,如其敬信佛,何不敬有情。

 

意思就是說,不管面對的境界是有情還是佛陀,都能夠幫助我們內心出生佛法。就算眼前是個凡夫,但是因為每一個眾生都具有很珍貴的佛性,最後究竟皆可成佛,所以《入行論》上面講說,就像對佛陀那樣尊重一樣,我們也可以這樣地去尊重每一個眾生。

 

所以師父才說,如果不懂得尊重別人的話,一定不懂得尊重自己的佛性。反過來說,為什麼別人值得我們尊重呢?因為每一個人,甚至每一位眾生,都具有能夠成佛的佛性,這就是我們必須要尊重別人的理由。

 

真如老師說:「如果沒法做到尊重別人,很難想到別人會全心接受你的建議。而尊敬他人,並非技巧,而是發乎於內心,行之於容色。」只要我們真正發自內心尊重所有的眾生,顯現在行為上面自然而然也是如此。

 

至於用什麼方式幫助我們發乎內心地去尊重對方呢?第一點就是剛剛講的那個正確的認識──佛陀說,所有的眾生跟我們每一個人自己一樣,都具有佛性,這就是所有的眾生都值得我們尊重的地方。

 

做好聽聞軌理,讓溝通與互動更良好
另外,還有一個很重要的方法,可以幫助我們產生對眾生的尊重,進而讓對方容易接受自己的建議,這對《廣論》學員來講也應該是一個很簡單、大家都清楚的方法,叫「聽聞軌理」。聽聞軌理可以幫助我們做到真心地尊重對方,在跟對方的溝通當中深刻地學習,還可以進一步跟對方產生更良好的溝通與互助,聽聞軌理就有這種效果。

 

師父在宣說《菩提道次第廣論》中的聽聞軌理概念時,講述了《雜寶藏經》的「老比丘得四果緣 」公案。這位老比丘被四位年輕的比丘捉弄,他們跟老比丘開玩笑說:只要他們每一個人打他一鞭子,老比丘就可以證果。雖然打他的人是開玩笑的,但是因為老比丘很認真地做好了聽聞軌理,真心地尊重對方,結果四鞭子打下之後,他真的證了四果,成為阿羅漢。

 

聽聞軌理教導我們的方法及要領,不只是在聽法的時候運用,而是當面對任何對象,我們都可以在對話的時候將聽聞軌理提持起來,這樣就容易有機會從對方講的話當中得到收穫。如同那位老比丘的示現一般,他連人家開玩笑地打他四鞭子,都可以有所收穫,何況是一般人跟我們講話呢?

 

當我們真的把聽聞軌理做好的時候,的確能夠從對方的談話當中得到收穫,我們當然也可以發自內心地尊重對方。因為善於傾聽的關係,就有機會跟對方產生更進一步、更好的溝通與互動,這是對大家的一個小小的建議。

 

既然聽聞軌理這麼好,聽法的時候要不要好好地把聽聞軌理拿出來用呢?一定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