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跟著師父(編按:日常老和尚)學習《廣論》之前,已皈依學佛數年的曾玉翠其實便懷有出家的念頭,這樣的想法在進入到福智學習,感受到整體良好的師法友環境以及《廣論》的清淨智慧後,變得更加的強烈。
「我在這世間無路可走,只有出家是唯一的道路。」曾玉翠堅定地認為,唯有出家才能夠擺脫生死輪迴的痛苦,全心修學正法,當時許多與她一同樣渴望出家的居士們,經常去請求師父開許出家。
然而僧團規定的出家年齡是35歲以下,曾玉翠當時早已年逾三十五,一心想出家卻不可得,內心非常痛苦。
有一次曾玉翠傷心地向師父啟白:「師父,我想要出家,但我出不了家。」
師父鄭重地回答曾玉翠:「妳這輩子不是來出家的,是來護持的。」
瞬間,曾玉翠那顆四不像的心就此扭轉了。自1992年學《廣論》,到1999年忍不住向師父傾吐無法出家的痛苦,整整有七年時間,曾玉翠執著於不能出家的痛苦,困囿於自己的內心,久久無法釋懷。而師父的這句話,當下點醒了她。
曾玉翠想,是啊,即使不能出家,但她能夠護持師父、護持僧團,何嘗不是一種修行?
就在同一年,曾玉翠的女兒進了僧團,曾玉翠尊重女兒的決定,全力護持她,可是疼愛女兒的先生當時非常不能接受,為此遷怒曾玉翠,一直到女兒正式剃度前,長達兩年的時間對曾玉翠冷眼以對,住在同個屋簷下,彼此就像陌生人。
曾玉翠十分體諒先生的心情,對於先生的不諒解,曾玉翠始終以笑臉回應,有時候還故意和先生互動,讓他發洩存放於心的負面情緒,先生罵她,她也不以為意,想到的是師父的提點:「妳要無條件對妳先生觀功念恩。」
那是發生在女兒出家前的事。
師父到醫院動手術,曾玉翠的先生剛好在開刀房工作。從開刀時協助確認師父的麻醉劑施打用量,到術後的換藥,全程都是由他親力照顧,不僅麻醉劑量控制得當,讓師父術後快速清醒,減少麻醉副作用帶來的不適,術後照護也極為細心妥貼。
師父對曾玉翠說,他經歷幾次手術,這是他最快醒來的一次。
曾玉翠也很為先生高興,能在照顧師父的過程中累積很大的資糧。
接著,師父便說:「妳要無條件對妳先生觀功念恩,要無條件做到喔!妳如果做到的話,我保證妳先生一定會進來學《廣論》。」
那時,曾玉翠雖不甚理解,但她知道師父每句話都是有深意的,而這段話也陪伴曾玉翠度過兩年先生與她置氣的日子。再沮喪、再無助,她都會想起師父說過「妳這輩子是來護持的」、「妳要無條件對妳先生觀功念恩」的這些話。
隨著時間過去,先生的不甘慢慢消除,也真的如師父所說,進到福智學習《廣論》了!事後回想起來,曾玉翠發現,師父一路都在加持著他們、守護著他們。
曾玉翠學佛至今已四十年,她感恩能夠遇到生生世世的師父,教導她佛陀的教理,告訴她成佛的方法。曾經的執著和迷茫,早已不再,能夠跟著師父學習,並且以一生來護持佛法,就是曾玉翠人生最大的福報。
印象最深刻的師長教誡
曾玉翠記得很清楚,那是1997年在台北學苑12樓辦公室,得知師父的到來,有位義工師姐希求能見師父一面,跟師父當面啟白內心的煩惱。當時那位義工一見到師父,立即跪下痛哭,並向師父懺悔,說他做錯了很多事,內心十分苦痛。師父當下要他不要哭泣,對他說:
站起來,挺下去!
站起來,挺下去!
好的境會過去,壞的境也會過去,都是無常相。
不要把自己陷死在裡面,
要跳脱出來往好的方向想,
大家都高高興興而且希望無窮!
未成佛前,誰都會做錯事,佛尚有三個月的馬麥之業報。
事過境遷,曾玉翠不知道當時在現場的人還有多少人記得?然而師父的這段話卻令曾玉翠受用了一輩子。在她後來的人生裡,遇到各種難處時,她都會告訴自己,是我自己造的業,我要概括承受,不要怨怪他人,也不要怨怪命運。
就這樣走過了大半的人生,也淬鍊曾玉翠生出一顆深信業果的心。

曾玉翠 ● 廣論母班:北10宗001班學員、關懷員 ● 1992年參加研討班(慧炬A班) ● 1995年跟隨師父去印度請法,多次在師長身邊承擔記錄員 ● 長期護持研討班,參加各項營隊、法會、請法團等,擔任護持工作 ● 印象最深刻的一句師父開示: 「站起來,挺下去! 站起來,挺下去! 好的境會過去, 壞的境也會過去, 都是無常相。 不要把自己陷死在裡面, 要跳脱出來往好的方向想, 大家都高高興興而且希望無窮! 未成佛前,誰都會做錯事,佛尚有三個月的馬麥之業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