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法寬廣無邊,救濟眾生脫離苦海,無窮無盡;只要誠心誠意地求道,都會獲得成果,即便遭遇他人的戲謔嘻笑,求道者的善念心意所種下的福田,必能有所回報。
就像過去有一位老比丘,他年老體衰、神智愚昧,但聽到年輕的比丘們談論佛法,尤其說到證得四果羅漢的殊勝,神采飛揚。老比丘心生羨慕,對年輕的比丘們說:「你們這麼的聰慧,希望能將四果布施傳承給我。」
年輕的比丘們語帶輕蔑,「可以啊,但你要以上好的飲食供養我們,我們才會傳授給你。」
老比丘聽了,發自內心的歡喜,立刻脫下自己的衲衣,用以換取美食所需,想盡辦法準備了種種佳餚,請年輕的比丘們入座,乞求布施傳授四果。
年輕的比丘們用完膳後,開始發號施令,戲弄老比丘,他們對老比丘說:「大德!你坐到此屋的角落,我們會授與你果位。」
老比丘歡喜地照著年輕比丘們所言,年輕比丘們卻拿著皮球,擊打老比丘的頭,並說道:「這是須陀洹果。」老比丘聽了,專注自己的意念,當下即證得初果。
年輕比丘們又說道:「雖然你已經得了須陀洹果,但還是要經歷七生七死的輪迴,你需要坐到另一個角落,我們將授與你斯陀含果。」
老比丘因為已獲得初果,心念增強,立即移動坐處。年輕比丘們又以皮球打老比丘的頭,然後說:「授與你二果。」
老比丘更加專注於意念,當即證得二果。
年輕比丘們仍不放棄戲弄老比丘,說:「你現在已證得斯陀含果,但仍須受一次生死循環之苦,你再移到另一個角落,讓我們授與你阿那含果。」
老比丘依其所說,更換了位置,年輕比丘們再次擲球打老比丘,口中說道:「我今天授與你第三果。」
老比丘更加地歡欣喜悅,信心倍增,又證得了阿那含果。年輕比丘再次戲言,「你已經證得不還果,了脫生死,可是於色界、無色界,仍是有漏之身,受無常變化莫測之苦,所思所念皆是煩惱。你再移座,我們將授與你阿羅漢果。」
老比丘又一次順從地換了座位,而復又被年輕的比丘們以皮球擲打頭部,還邊笑言道:「我授與你第四果。」
此時老比丘一心一意,沒有其他念想,當即證得四果羅漢。證得四果羅漢後,法喜充滿,備有妙膳、香花,供養年輕比丘們,報答他們的恩德,並與年輕比丘們談論佛法義理及無漏功德,反觀年輕比丘們,個個發言結結巴巴、言語遲鈍,最終無言以對。
老比丘這才告訴他們:「我已證得阿羅漢果。」
年輕比丘們聽了老比丘的話,俯首懺悔先前戲弄他的罪過。
修行人應該心懷善念,即便在戲謔的玩笑中,都能夠得到真實果報,何況是專心致志地精進用功!
原文出自《雜寶藏經‧老比丘得四果緣》
佛法寬廣。濟度無涯。至心求道。無不獲果。乃至戲笑。福不唐捐。
如往昔時。有老比丘。年已朽邁。神情昏塞。見諸年少比丘。種種說法。聞說四果。心生羨尚。語少比丘言。汝等聰慧。願以四果。以用與我。
諸年少比丘。嗤而語言。我有四果。須得好食。然後相與。
時老比丘。聞其此語。歡喜發中。即解欽婆。用貿所須。尋即施設種種餚饍。請少比丘。求乞四果。
諸少比丘。食其食已。更相指摩。弄老比丘語言。大德。汝在此舍一角頭坐。當與爾果。
時老比丘聞已歡喜。如語而坐。諸少比丘。即以皮鞠。打其頭上。而語之言。此是須陀洹果。老比丘聞已。繫念不散。即獲初果。
諸少比丘。復弄之言。向爾雖得須陀洹果。然其故有七生七死。更移一角。次當與爾斯陀含果。
時老比丘。獲初果故。心轉增進。即復移坐。諸少比丘。復以鞠打頭。而語之言。與爾二果。
時老比丘。益加專念。即證二果。
諸少比丘。復弄之言。汝今已得斯陀含果。猶有往來生死之難。汝更移坐。我當與爾阿那含果。
時老比丘。如言移坐。諸少比丘。復以鞠打。而語之言。我今與爾第三之果。
時老比丘。聞已歡喜。倍加至心。即時復證阿那含果。諸少比丘。復弄之言。汝今已得不還之果。然故於色無色界。受有漏身。無常遷壞。念念是苦。汝更移坐。次當與爾阿羅漢果。
時老比丘。如語移坐。諸少比丘復以皮鞠。撩打其頭。而語之言。我今與爾彼第四果。
時老比丘。一心思惟。即證羅漢。得四果已。甚大歡喜。設諸餚饍種種香花。請少比丘。報其恩德。與少比丘共論道品無漏功德。諸少比丘。發言滯塞。
時老比丘。方語之言。我已證得羅漢果已。
諸少比丘。聞其此言。咸皆謝悔先戲弄罪。
是故行人。宜應念善。乃至戲弄。猶獲實報。況至心也。
共思共學
日常老和尚在講說《廣論》道前基礎之「如何說聞二種殊勝相應正法」前,特別舉了「老比丘得四果緣」這個公案。公案中老比丘聽聞到年輕法師們說到證得阿羅漢的殊勝,便心生仰慕,並希求年少法師傳法給他。雖說說法者——年輕法師戲謔了老比丘,然因求法者——老比丘一心的專注且希求,即使以「年已朽邁,神情昏塞」之身,仍不可思議地證得了四果,這說明了修行路上要有所獲,關鍵還是在於聽聞者的我們自己的這顆希求心。
《廣論》的「正聞軌理」中提到:「菩薩地說:『希於遍知,專注屬耳,意善敬住,以一切心,思惟聽聞。』」於「能依學者」也說到:「於其法具大希求。聽聞之時善住其意,於法法師起大敬重,棄捨惡說受取善說。」
所以想想:我今天為什麼坐在這裡,不就是為了想離苦得樂嗎?既然我相信了佛所說的最終極的斷盡所有苦、得到永恆極樂的成佛之道,那麼我怎麼樣在修行道上,真可以如老比丘證得阿羅漢一樣,證得最終的佛果呢?我又如何能做到像老比丘純然淨信與一心專注呢?顯然全可以從《廣論》中找到答案。
只要我們能像老比丘一樣,對法及師長生起強烈的淨信心與希求心,去如理聽聞正法,必然會收穫聞法勝利!
核稿編輯:郭美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