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知識

用心生活,掌握人生方向

2022-01-30 | 聞法教室編輯室

生活當中眾多的「習以為常」,如果仔細思惟觀察,一定都能發現值得感恩之處。透過建立正確的心態和標準,不只能夠讓人生中的善樂變得更加穩固,還能夠越活越聰明,清楚掌握人生方向,而答案都在佛陀告訴我們的真相當中!

 

以下內容節選自「在生活中用心觀察可以變聰明.福智-真如老師講述《心之勇士》.如俊法師導讀」影片

 

整潔的環境,源於他人的辛勞。我們行走於熙熙攘攘的街頭,腳下的這條路,每天都有人掃過。而他掃的時候,可能流著汗,可能腰很酸,我應珍惜和守護這份整潔。

 

※請參考《希望‧新生2【心之勇士】》,第 43 頁,第 78 則

 

老師(編按:真如老師)一開始說的「整潔的環境」,以佛法來講,它不是從自方成立的,而是有他人辛勞付出的因緣。一切法無自性的道理告訴我們:一切法都不是從境界那一方它自己成立的,它一定是觀待於緣起而出現的,這一點很重要。

 

所以老師提醒我們走在熙熙攘攘的街頭時,其實應該要想到這條車水馬龍、人來人往的道路,一定是每天都有人掃過,否則不可能這麼整潔和易於行走。

 

我們總會說,要在生活當中的平常處用心,這樣做的好處是能夠對治無觀察識。由於我們在輪迴裡面無始以來的習氣,憑著感受去衡量一切,受支現起了就愛取,這時候我們真正的思惟觀察的力量,並無法發揮作用;當眼、耳、鼻、舌、身對到色、聲、香、味、觸的時候,就是直接去執取對境,不會去作思惟觀察。

 

雖然意識能夠作思惟觀察,但是無觀察識對我們內心的影響反而是最大的,因此在生活當中,我們要練習在平常處用心,如此便可以幫助我們對治無觀察識、對治愚癡,人也能夠變聰明。

 

這些打掃的人,有可能是義工,也有可能領取工資,但是重點在於:如果沒有人這樣子付出的話,我們就受用不到整潔的環境,特別是在疫情期間,因為有許多第一線人員的貢獻,才讓大家得以維持生活條件,乃至修行所需的條件,這些一定都要懂得恭敬、感恩。

 

照片來源:臺北市政府環境保護局

 

如果因為感恩而珍惜、守護眼前這些殊勝的成果,就能夠感得更多的善樂,而且是不容易失去或毀壞的堅固的善樂;反之,如果想要在未來繼續受用整潔的環境等諸多樂果,就應該懷著敬意,認真地知恩、念恩、報恩。

 

對於眼前已經擁有的一切,一定要懂得去思惟觀察、懂得感恩,才能夠持續保有更多的美好,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則,也是將佛法的業果道理實踐於生活當中。這個方法聽起來似乎很平常,但是帶來的苦樂卻無比真實,當我們懂得開始這樣行持,就會慢慢發現有更多的樂果可以在將來享受,而且是很堅固的樂果,甚至會不斷地再得到、再增長。

 

生命中應該追求的「量」──真正離苦得樂

佛法裡邊有一個詞叫做「量」,白話解釋就是「正確的心態」,如果按照經論比較嚴格的定義,則是指「新證而不欺誑的心」。總而言之,透過正確的心態──量──所衡量出來的,才會是一個正確的標準。

 

我們的生命應該追求一種什麼樣的量、什麼樣的標準呢?老師曾經說過:「能夠讓我們真正離苦得樂的,就是量、就是標準;不能夠讓我們真正離苦得樂的,這樣子的標準就不能用。」我非常贊同老師說的這段要點。

 

 

當我們得到善樂的成果,擁有財富、快樂跟智慧的時候,是要選擇感到驕傲、看不起別人,甚至去傷害別人,還是要選擇為自己能夠得到這些樂果而感恩呢?標準就是老師所講的原則,要以是否能夠真正離苦得樂作為準則,因此必定是要懂得心懷恭敬,知恩、念恩、報恩,這樣善業才能持續增長廣大。

 

所以抉擇要拿什麼標準來衡量我們的人生、衡量每天面對的人事物的時候,記得老師講的原則:能夠真正離苦得樂的標準才用,不能真正離苦得樂的標準不能用。而且這個離苦得樂,一定是基於無限生命的角度,不能是眼前嘗一點相似的快樂,後面卻有無窮無盡的大苦,這種似是而非的決定,師父也一再提醒絕對不可以!

 

此外,如果對於一切善樂的本源──善知識,以及自己所依止的師長,我們也懂得懷著信心與恭敬心,知恩、念恩、報恩,那麼就有機會很快地受用從增上生到究竟決定勝,成佛的一切樂果。

 

總結來說,我們最好每天都要反省、提醒自己,同行善友之間也可以常常互相提醒:我是不是又把一切都視為理所當然呢?我是不是又忘記知恩、念恩、報恩呢?我是不是又陷入無始以來的無觀察識的習性,繼續讓自己淹沒在輪迴裡呢?輪迴是一個很痛苦的代名詞,在輪迴裡面,絕大部分的時間都在惡趣,只有極少數的時間才在善趣,就算在善趣也並沒有真正的快樂,這是佛陀告訴我們的真相,一定要記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