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知識

【師心我心】陳彩玉:人生最好的方向

2025-04-15 | 聞法教室編輯室

先生開始學習《廣論》後,陳彩玉曾因不能理解先生的想法,先生也未跟她溝通學習後想法的轉變,兩人在生活中起了多次衝突。她覺得先生變得什麼都要管,不但對她採購的食材追根究柢,還成天倡導有機蔬食,孩子們最愛的週末速食時光也漸漸消失了。在先生的要求下,餐桌上的蔬食類越來越多,葷食類越來越少。就連家裡的塑膠袋數量也要受管制,有時候陳彩玉不慎多使用了一個塑膠袋,就要被先生叨唸,她氣不過反駁了幾句,兩人便起了口角,進而影響到家庭氣氛。

不僅如此,先生還買了許多環保的書籍放在桌上,指定陳彩玉閱讀;睡前播放《廣論》錄音帶,期望陳彩玉也跟著聽。可是陳彩玉心裡有氣,她覺得先生把家裡弄得烏煙瘴氣,即使內心對《廣論》、對環保的理念也很感興趣,但先生越是推崇,她越故意視而不見。

她搞不懂先生怎麼學了《廣論》後好像變了一個人,有一次爭吵中不禁脫口而出:「我要去找你們師父!問師父怎麼把你變成這樣!」

沒想到先生竟歡喜地回答:「好啊!」

陳彩玉一愣,她說要去見師父,先生怎麼這麼歡喜?她心下感到奇怪,便退縮了,沒想到這一發願如同無法收回的箭,竟成真了──四個月後的教師營,陳彩玉面見了師父,得到師父的教授教誡,也讓她的生命有了一百八十度的大轉彎。

陳彩玉還記得,師父是那麼慈祥和藹地看著她,問她:「妳有什麼困難?有什麼問題?」

陳彩玉頓時湧上一股委屈,那種一直不被同理、在爭吵中茫然不知所措的鬱悶,在師父悲憫的眼神下一股腦地全冒了出來,她把先生的轉變,家裡的爭執全告訴了師父,然後就看到師父紅了眼眶。

那一剎那,陳彩玉因家庭紛爭痛苦得枯萎的心,彷彿受到了潤澤,終於有人懂得她承擔著一個家庭的辛苦,她感受到自己的苦難在師父的照拂下被撫平。

師父對她說:「妳要進來。妳先生走的路,妳也要跟著走。」

陳彩玉當下傻住了,心想,怎麼可能?我已經跟他吵了,還要跟他學?

師父接著笑一笑,又說:「妳的孩子也要進來。」

這更不可能了!孩子們從小接受美國教育,後來因為先生回台任教,才跟著全家返台,但文化上的差異仍然在,讓他們跟著先生學佛,陳彩玉光想就覺得困難。

但因為師父的教誡,加上想要了解先生到底在讀什麼,試圖尋找夫妻倆的共同語言,陳彩玉在參加教師營不久後,就進入了廣論班學習,並從中看到了師父的菩提心,而師父的關懷,也一直陪著一家人度過往後的日子。

陳彩玉印象非常深刻,後來在一次營隊中又見到了師父。當時先生也在營隊中幫忙,陳彩玉和一位師姐去探班,看見師父站在禮堂外,立即上前頂禮。陳彩玉和師父認識相處的次數不多,師父卻清楚記住了她,對她說:「妳先生在外面所做的功德妳都有,妳在家照顧小孩的功德他也有。」

與先生轉述了師父的話,夫妻倆都覺得心裡滿溢著溫暖和感動。師父有那麼多弟子,每個弟子的狀況他都一清二楚,並且時時刻刻關顧著他們。這一句話,點醒了陳彩玉夫妻倆:不是在外做好事才有功德,照顧好家庭也是一件功德,夫妻倆相互扶持,沒有誰比誰更重要。

陳彩玉需要的也是這份理解,先生去做義工,為團體付出固然是一件好事,卻也因為有陳彩玉的支持,才讓先生無後顧之憂。

兩人的爭執,源自於彼此的步調不同步。先生走得太快,一味地想將所學到的美好都帶給身邊的人,忘了沒有足夠的時間跟空間,只憑自己一意孤行,只會讓身邊人措手不及。陳彩玉正是那個措手不及的人,當先生已經有所轉變,她只惦記著往日的回憶,不曾想要舉步跟上,兩人之間的距離,從來不是外境造成的,而是缺乏相互的理解和溝通。

陳彩玉跟著師父學佛越久,越能體會為什麼師父會說「妳要進來、妳的孩子也要進來」。

因為他們是一家人,沒有共同的理念,又怎能化解衝突?這不是有沒有學習佛法的問題,放諸人生同樣如此,夫妻需要擁有相同的步調,共同向前邁進,才有攜手解決困難的能力。

師父為他們指明了最好的方向。

「只要你不放棄,我會陪你一直走下去。」幾乎所有弟子,都會念著師父說過的這句話。但只有真正的學習,才明白這句話擁有多麼大的力量。在往後的日子裡,陳彩玉有過退縮的時候,也曾起過頹喪的念頭,或是又陷入爭執與挫折之中,可每當她低潮之際,就會想起師父慈愛的眼神,感覺師父一直陪伴身邊,再度令她生起了無邊的勇氣。
 

陳彩玉

● 廣論母班:園10宗2班

● 曾參加的研討班:中福圓09班、雲嘉增上10班、雲02增10-嘉義、雲04增11-嘉義、園08善B01-園區、園09善C01-園區、園09善C04-園區、園10備覽06-園區、園10備覽05-園區、園10宗002(進行中)、園13宗005

● 曾護持的研討班:中福成25班 關懷員(卸任)、雲嘉智成08班 副班長(卸任)、嘉06春20 嘉義中正 副班長(卸任)

● 曾參加的營隊、法會、請法團或護持工作:第一屆大專營義工(中正大學)、第二屆起~大專營_雲科大義工(非全程義工) 、鳳山寺祈願法會正行(每年) 、湖山講經法會正行(好幾年)、(鳳山寺朝禮法會(初二/三次)、園區朝禮法會(每年初四/五)、印度請法團第十二屆(正行+護持醫療組)

● 經歷:台北婦幼中心護理師(產房)、園區國高男體衛組組員、園區國高女衛生組長、護持有機農業+在台期間跟先生一起在有機農場耕種。

● 印象最深刻的一句師父開示:只要你不放棄,我願意陪你走完最後一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