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導讀

【四家合註入門 2】精選內容:惡業成熟與滅盡之解釋

2019-01-08 | 聞法教室編輯室

凡是所有因果,若遇到具力的對治就可以遮除,因為有了具力的對治。

 

──哈爾瓦・嘉木樣洛周仁波切

摘錄自《四家合註入門 2》第 254~256 頁

 

 

仁波切開示講記:

 

看本論:「復次由其承事知識」,如果承事、恭敬善知識的話,「自應於惡趣所受大苦諸業,於現法中成熟」,例如以前造下決定投生惡趣、領受大苦的那些業,在還沒感果的階段,這一切會回過來在這一生成熟、出生。「於身心之上不唯猛利病惱,即或少起病惱;又不唯正受,即或於夢中而領受者,亦能引彼異熟至此,令惡業速盡無餘」,能迅速盡除惡業。「又不唯正受」是「正受」還是「不正受」?

 

口 譯:正受。

 

仁波切:應是身心上不用承受猛利病惱,僅僅是作夢就能盡除惡業的罪障,令惡業迅速地盡除。懂嗎?如果今生造下了一個墮入惡趣的惡業,會在未死之前,引到這一生成熟──身心上稍起病惱,例如頭痛、牙痛等,諸如此類,或者最下僅僅是在夢中受苦。由這種方式引發,而讓惡業很快地盡除,不需要再投生惡趣。

 

真 師:師父,這個我不明白,為什麼那個惡業應該是下一世成熟的,它卻提前成熟了,那業果是怎麼算的?

 

仁波切:凡是所有因果,若遇到具力的對治就可以遮除,因為有了具力的對治。照你的理由,例如造了業在還沒感異熟之前,就沒有遮除的方法。沒有的話,供養、懺悔淨罪就沒有意義了。業果是不會失壞的,造了惡業必須領受痛苦異熟,是不會失壞的。但是如果能用具力的對治去悔除的話,就會如同現在所說的,用「少起病惱」就能代替,那極重惡業的異熟就不用領受了。雖然已經造業,為什麼不用領受它的異熟?因為碰上了具力的對治──發菩提心、值遇善知識的關係,盡除了惡業。

 

這非常重要,你現在問的這點非常重要!業果是不欺誑的,那造了業為什麼你不用承受那異熟果呢?不是說不領受異熟,異熟一定要領受,但是由於遇到具力的對治,所以這個業就被盡除了。例如原本要多年待在惡趣,但是僅需墮入惡趣一剎那就可以替代了。這要了解,不了解的話,懺悔、淨罪集資不就變成沒有意義了嗎?我們今天去淨罪集資,就是為了滅除無始以來所造下的業,不用受這種異熟的方法就是要淨罪集資。不知道的話,想:「啊!淨罪集資沒有用,已經造了業那一定會感異熟。」這是不行的!這非常重要,主要是碰上具力的對治就能懺除,縱使是造了無間業,如果有具力對治也能淨化的。

 

現在這裡用「滅盡」是可以的,為什麼?這裡是說滅盡造了趣往惡趣的業,不是說所有的業。講到「滅盡」,理解為必須佛陀才行,這也是有道理的,但實際上這裡並沒有從全方面來談。

 

真 師:師父,那原文翻譯成「亦能引彼令盡無餘」,它那個「無餘」是指全部都滅掉嗎?還是只像師父說的,就只是三惡趣,或者某一部分的惡業呢?它這是「盡無餘」啊,所有都滅盡。

 

仁波切:對,滅盡,如果依止法沒有錯誤的話就可以滅盡,可以盡除的。為什麼呢?前面有提到「近諸佛位」嘛!越來越靠近佛位。如果要近諸佛位,卻不滅盡所有的業,怎麼靠近佛位?所以是有可能滅盡的。這文上是有「令盡除」,意思是「將會盡除」,沒說已經滅盡完;說「已盡除」才是已經完全盡除了。漢文有「無餘」,一點沒剩、完全,這應該可以的。

 

 

※了解更多精彩內容,請參考以下福智文化出版書籍。


四家合註入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