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諦聽聞、意思念之」的意涵,這是經中說的,非常重要。「善」是指去除有毒之器,所謂器皿有毒,就是指自己的惡劣等起。
──哈爾瓦・嘉木樣洛周仁波切
摘錄自《四家合註入門 1》第 297~299 頁
口 譯: 「意善敬住」應如何解?
仁波切: 「意善敬住」,就是恭敬的意思。清淨的心、恭敬的心是意善敬住。
口 譯: 「以一切心思惟」,一切心是指什麼?
仁波切: 一切心指六識,有說到「不從一切根門外散,內攝」嘛!
口 譯: 用眼識、耳識來思惟不是很奇怪嗎?
仁波切: 那是指根門不散逸,用所有的心,為了聞法而精勤。眼識是須要這樣的,如果眼睛看來看去,就沒在守護根門,如果耳朵聽著聲音,心裡卻想著很多事,心就隨著根門去了嘛!所以不應這樣,要守護一切根門向內攝。這裡就說了斷器三過的道理。
真 師: 師父,在「散亂」這裡面,第一個義散亂,義散亂的時候就分兩種,一個是執取、接受的,一個是怯懦的。就是說他接受這個意義的時候,他會接受一部分,所以就叫義散亂,是不是?就是說他會漏掉很多意義、意思。
仁波切: 對,所謂的「執取」應該是這樣,我也不知道。一般而言,說到它的對治法是「希於遍知」,所以不是有些知道、有些不知道。我想是這樣,不太清楚。它的對治是「遍知」,是嗎?翻譯是不是遍知?
口 譯: 遍知,希望知道全部。
仁波切: 對,應該要全面理解,全面的意思就是「遍」,要證達一切義。所以觀待於對治法,未了知一切義,我想「執取」應該就是這樣子。
真 師: 還有一種,就是他聽到一部分,就只接受一部分,是不是由於對自己所聽到的部分,覺得他已經知道很多了,然後就不想要去了解更多的東西,就是貪著已經現有的一點感覺,所以於法沒有廣大希求,是不是也是這個意思?
仁波切: 是的,可以有這個意涵,可以有!不了知全部就有諸多過失,會有很多過失。不了知全部,在修行的時候也就不周全,不會產生大的利益。了解了一部分,由於自己的我慢,就認為我知道了、我了解了,因而不圓滿,是有這樣的過失。
口 譯: 歸納在這點裡面?
仁波切: 是有這種的。主要就是要了知全部。
法 師: 如果沒有生起希求遍知的心,一定會有我慢?有沒有可是其他狀況,可能沒有摻雜煩惱?
仁波切: 不一定有傲慢的心,但是很容易產生傲慢的心啊!你沒有理解到全面的,你沒有理解,你自認為我已經理解到了,也有這種現象,也會容易產生這樣的心。
居 士:增上慢嗎?
仁波切: 增上慢,對、對、對!慢心的一個支分,應該是吧!
這裡講到「善、諦聽聞、意思念之」的意涵,這是經中說的,非常重要。「善」是指去除有毒之器,所謂器皿有毒,就是指自己的惡劣等起。「諦聽聞」,指去除器倒覆。「意思念之」,顯示不忘失。總攝來說,主要是由等起清淨之門,如實了知上師所說的一切法,這是很重要的。並且不只是了知而已,還要心中去執持,這很重要,心裡不去執取就會忘掉。
※了解更多精彩內容,請參考以下福智文化出版書籍。
《四家合註入門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