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知識

不可不知的業果法則

2019-06-26 | 聞法教室編輯室

隨著海洋環境的日益惡化,越來越多人開始重視塑料袋的問題,但仍有許多人沒有意識到這件事的嚴重性,輕忽了其中的業力和影響。真如老師在2016年針對拒用塑膠袋有一段開示:

 

師父在《廣論》手抄稿第8冊裡提到:「了知黑白業果,非為了知即便止住,應數修習,因為此是極不現見的事,極難獲得決定的見解。」對一件事的正知見是什麼?比如說關於塑料袋的正知見是什麼?到底人類該不該用塑料袋?到底該不該用?如果它已經造成了那麼多小鳥的死亡、魚類的死亡,直接會影響的,還有人類容易得各種併發症、癌症……那麼為什麼人一定要貪這麼一個小方便、一定要用它呢?肯定是「見解」出問題。所以說「業果見」就是建立在這裡——看似小,可是它最後會成為一個威脅世界的環境問題。


※詳細開示內容請參考「福智真如老師開示:保護生命,我不用塑膠袋!

 

生活中一切大大小小的事情,包括我們的一言一行、所思所想,都含有很深刻的業果道理,若沒有建立正確的見解,只會對自己和他人造成痛苦。就讓我們一起隨著如俊法師的導讀,學習《吾願無悔:三十五佛懺講記》及《廣論》中的業果內涵,打下正知見的基礎。

 

以下內容節選自「20181215-2你不可不知的業果法則/福智僧團-如俊法師 」影片

 

由於過去愚痴因,對境產生貪瞋癡
我們今天一起學習《吾願無悔》第88頁的第二段,真如老師說:

 

就是因為過去由於愚痴的原因,對境產生了貪瞋痴的煩惱,對眾生不恭敬,甚至生猛烈的煩惱去殺害、去打,或者生猛烈的貪等等造諸惡業。我們自以為是快樂的,自以為是痛快的,可結論卻是結了很多很多的罪。尤其是受戒的人,如果不注意正知正念的防護力,非常容易犯戒。犯了戒之後,絕不能自己裝糊塗:「我不想,我不敢想。」不能裝糊塗,不能得過且過,偷偷地覆藏起來就不管了,一定要想辦法把吃到嘴裡、吃到身體裡的毒藥吐出來。懺罪法就是把你吃到的毒藥,全部清出來的一種辦法。這樣的話才不至於致死,才不至於來生去墮落惡趣,甚至長劫的惡趣,這樣的代價。


※請參考《吾願無悔:三十五佛懺講記》,第88頁

 

一開頭真如老師說:「就是因為過去由於愚痴的原因,對境產生了貪瞋痴的煩惱。」因此我們才會造下這些傷害眾生的惡業,也讓自己以後受苦。所以真如老師以前有講過一個很重要的教授──我們內心生起的所有煩惱當中,第一個要懺悔的,就是對自己的師長、對善知識的不信。

 

如果能夠相信自己所依止的師長,對師長修信念恩、視師如佛,我們會透由師長而得到十方諸佛的加持;相反的,若我們不相信、懷疑自己的師長,因為沒有淨信心的關係,我們就得不到十方諸佛的加持,也得不到正知見,當然就會變得愚痴,這種狀況之下就容易起貪瞋痴的煩惱,而去造作種種傷害眾生的惡業。

 

要對治愚痴,我們就必須去學習正見、正知見。佛法裡面講的正見有兩個,世間的叫作「業果正見」,出世間的叫作「空正見」。空正見是我們學佛到後面階段的時候,就會慢慢去學習跟體會的,但是大家共同的基礎一定是業果正見。

 

宗喀巴大師在《廣論》中對業果正見的解釋
講到業果正見的地方,大家可以看一下《廣論》第142頁:『如《入行論》云:「苦從不善生,如何定脫此,我晝夜恆時,理應思惟此。」』它的意思就是說,生命裡面所有的痛苦,都是從不善業而出生的,所以怎麼樣才能夠脫離這種狀態呢?我應該日日夜夜地、常常地去思惟,如何才能夠讓自己脫離這種一直在苦因、苦果中打轉的狀態。

 

下面也是一樣,「又云」這也是《入行論》裡面說的:『又云:「能仁說勝解,一切善品本,又此之根本,恆修異熟果。」』能仁即佛陀,佛陀說的這個勝解心,簡單來講就是信樂心,指的是對佛法的信心跟歡喜心,這個是能夠推動我們去做一切善行的根本。但是「又此之根本」,對佛法的這種信樂心、勝解心的根本是從哪裡來的呢?「恆修異熟果」,要常常地去學習、修習業果的道理,而且要去了解和深信它。

 

下面宗喀巴大師解釋說:「謂既了知黑白業果,非唯了知即便止住,應數修習,以此是為極不現事,極難獲得決定解故。」意思指的是我們現在已經透過聽聞佛法了解到「黑白業果」,就是善業感樂果,惡業感苦果的這個道理,之後「非唯了知即便止住」,不是稍微知道就算了,「應數修習」,還要反覆地去串習、學習它,為什麼呢?因為這是「極不現事」,非常不現前的事,「極難獲得決定解」,對這個業果道理是很難獲得決定解的。

 

業果無法用五官探索和邏輯推理,該如何學習
這邊我也簡單講一個概念,佛法裡面說到一切法分為三種,第一種叫「顯現法」,就是我們的眼、耳、鼻、舌、身可以碰觸及探索的。比如說,有一個杯子,我摸得到、看得到,這就是一個顯現法。

 

第二種叫「隱晦法」,是我們用五官不能直接地探索到,但是可以用正確的推理來理解它。一般經典上會舉這種例子,譬如說,我們看到一座山,山的背後冒出很多煙,這時候我們透由正確的推理,知道山的背後有火,這不是我們用眼睛看到,或用五官去探索到的,這種就叫隱晦法。

 

第三種叫「極隱蔽法」,業果就屬於極隱蔽法,是我們用五官探索不到,也無法用推理去理解。舉例來說,為什麼布施會感得富貴?明明我把錢給別人,自己的錢變少了,但是它將來的果報是我的錢會變多呢?還有關於持戒,有一大堆的規定,做起來很辛苦,但是為什麼我很認真做,將來就會感得尊貴呢?

 

佛陀說業果的道理就是這樣子。相較於顯現法及隱晦法,無法用五官探索和邏輯推理的極隱蔽法,不是很容易去理解,這個時候怎麼辦呢?只有一個辦法,就是相信有經驗的人。

 

比如說,佛陀是完全地證得、了解極隱蔽法的人,所以佛陀完全地了解因果關係。我們要先相信有經驗的佛陀,然後再透過跟他學習的過程,讓自己的修行慢慢提升,總有一天我們也會證實如是因、如是果的業果道理。極隱蔽法的學習過程,必須要是這個樣子。

 

為什麼要選擇相信佛陀
當然有的人心裡就會產生疑問:「我怎麼知道佛陀有經驗?我為什麼要選擇相信他?」這邊我引用經典上講過的話,給大家種一個善根──因為佛陀現量跟比量都不能妨難。講成白話的意思是說,在邏輯上跟事實上,我們都找不到佛陀有什麼前後矛盾的地方,因為佛陀具足這樣的條件,所以我們相信他。

 

在人類所有的歷史經驗當中,只有佛陀通過了這個考驗。過去兩千多年以來,有很多人跟佛教的祖師進行辯論,他們想要試圖找出佛陀在事實上、在邏輯上矛盾的地方,都沒有人成功過。至於為什麼佛陀在事實上、在邏輯上,都找不到前後相違的地方呢?這要透過長期的學習跟討論去理解,但是至少這個結論是共通的。

 

我這一生看到很多人問師父或問真如老師,佛法有沒有什麼在事實上跟在邏輯上前後矛盾的地方呢?沒有人成功找到過。我出家到現在二十幾年,曾經也有人問我這個問題,他們甚至想要試著提出矛盾的地方,但是到目前為止也沒有人成功過。所以我是跟你講結論,為什麼我們要選擇相信佛陀?因為佛陀現量、比量都不能妨難,在邏輯上、在事實上你都找不到他前後相違的地方,所以我們選擇相信佛陀,去學業果這個極隱晦法。

 

我們在學習業果道理跟內涵的過程中,不能只是知道就好,而是要像宗喀巴大師在這邊所講的,常常反覆地去串習跟修習。《廣論》上面也有提到,要多去研讀佛陀宣說業果道理的經典,這樣才會慢慢地對我們產生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