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別企劃

福智長青班──陪你走人生最後一哩路

2022-06-28 | 聞法教室編輯室

「我認為一切都是源自於師父(編按:日常法師)的悲心。」回顧長青廣論班(後簡稱「長青班」)成立的緣由,創辦元老之一的賴素媚坦率地說:「我們不知道自己要做什麼,但是師父知道、師父說了,所以我們就去做。」

 

當時福智已有廣論研討班、青少年班、讀經班,孩子們出來上課、做義工,留在家裡的老人家不免寂寞,也會擔心孩子到底在做什麼、在忙什麼?日常老和尚觀察到這點,本著期望照顧長者的悲心,於是1994年福智團體的第一個長青班創立了,至今走過近三十年。

 

細雨潤無聲,讓廣論深入長者的內心

開一個長青班現在說來簡單,但在三十年前,這些被師父賦予重要任務的弟子們沒有任何開班經驗,只有一顆純粹、熱情的心。「我們當時想,《廣論》談因果、談增上道,這麼好的內容,我們也很希望自己的父母、子女能夠來學習。」秉持這種想法,賴素媚和幾位發心的同行摸著石頭過河,一步一步去嘗試、執行。她笑著說:「那個時候我也才32、33歲,還很年輕,長青班是什麼?我哪裡知道。剛好有因緣,我們的家裡有父母親、有老人,就在想師父到底要我們做什麼?」

 

為了護持長青班,福智團體的第一個義工班──婦女義工班也應運而生。這個義工班是由賴錫源和陳耀輝兩位學長,帶領大家一起聆聽師父開示的《論語》以及業果公案,並分享觀照自身三業的心得。這些共學內容,後來成為義工們開發長青班課程的重要養分。

 

婦女義工班為長青班準備教案。照片提供:賴素媚


 然而學習受眾是長者,因此在課程開發上,不能生硬地仿照一般研討班、在課綱和內容安排上照單全收,必須要考慮到年長學員們的情況,做適度的修改。對此,師父指導了方向:一、要建立無限生命的概念;二、必須透過因果故事傳遞佛法的內涵,藉由故事如細雨潤物般,一點一滴深入長者的內心。過程中困難總是難免,賴素媚覺得:「早期有兄長的陪伴真的很幸福,當時賴學長教我們遇到困難要向上反應,而且會同時得到『支持』和『加持』兩個好處。」

 

在執行上,義工們也遇到一個大問題:絕大多數的長者只聽得懂台語,但某些義工的台語並不流利,平時勉強能硬著頭皮跟學員溝通,但正式上課便遇上了困難。於是義工們除了必要的《廣論》學習之外,還必須學習台語,更要思考如何將佛曲的唱詞翻譯成台語。而對於讓老人家非常歡喜的佛曲教唱,師父也曾提醒:「雖然唱的是佛教的內涵,但旋律是流行歌曲,在心續裡仍會留在世間的靡靡之音。」大家於是一邊做一邊調整,後來很多東西——例如〈三寶歌〉——便慢慢出現了。

 

為了令長者們更好地融入課堂,幾乎每位義工都使出十八般武藝,甚至自發性地將經典中學到的內容改編成戲劇。賴素媚回憶到:「有一次為了詮釋《廣論》中暇滿法類裡提到的『盲龜遇浮木』,護持義工眼戴墨鏡、身穿綠色毛衣,背上竹篩扮演盲龜,讓長者們看得非常歡喜,領會到經典裡的內涵。」義工們不光自己寫劇本、做道具,還從課堂中的小表演,發展成每年固定推出年度大戲,以生動的故事讓佛學滲透進長者的生命裡。

 

回想那些成天一起編排教案、學台語、練佛曲的時光,大家為了長青班而不斷充實自我的過程,既辛苦又甜蜜。長青班護持股股長李淑會說:「最重要的不在課程進度,而是真實的把概念吸收,砸到他的心裡頭。」長青班對於長者的無限生命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環節,當臨終的那一刻到來、他們能夠提起善念,都是因為平時有所學習的緣故。

 

義工幹陪伴學員讀經。照片提供:林麗雲

 

真心的陪伴,學員與義工的雙向成長
這些年長的爺爺奶奶們願意來到長青班,甚至每週不遠千里也要來上課,其中最大的原因是義工們長期的陪伴與關懷。長青班對於長者們的照顧不僅止於課堂,課間點心時間的閒話家常、課外的問候寒暄,都是義工們傳遞關懷的的方式。很多長輩因為年紀大了,懶得外出走動,生活圈變得越發狹窄;他們有的內向害羞,有的嫌棄上課勞累,都是義工們一通一通電話鼓勵,讓這些長輩們可以勇敢走出家門,豐富他們的退休生活。

 

李淑會分享道,「義工在面對學員時,真的就像在對待小孩子一樣,會蹲下來和他們說話,親熱地摟著他們的肩膀,溫柔細語地關心,相處久了,真的變得像一家人。」義工的付出長輩都感受得到,可以從他們的眼神中看出對護持人員的全然信任,學員也因此更願意聽從幹部的指引。「因為疫情,長青班改為線上授課,老人家真的聽班長的話,學著用ZOOM這樣的遠端會議軟體。義工親自上門一對一教學,老人家也不厭其煩,一遍又一遍直到學會。有困難無法透過線上上課的學員,則是以定課的方式誦佛號、持咒。」李淑會說:「看到他們這樣虔誠向佛的精神,和學習不輟的態度,非常令人感動。」

 

這樣的陪伴帶來的成長也是雙向的,在和長輩的相處過程中,義工開始明白長者的需求,自然而然地改變對待長者的態度。賴素媚提到,長青班有一位資深義工,長年陪同學員上課,聽進了許多談論孝順的觀念和因果故事,潛移默化下轉化了自己的心,「這位義工作為媳婦,過去和公公相處並不愉快。由於公公失智了,無法控制大小便,她每天下班回家便要處理一地的便溺,既生氣又無可奈何。但後來她想,公公是生病了,並不是故意的,她護持長青班這麼久了,怎麼就不能溫柔對待自己的家人呢?現在她為公公洗身清潔,就當自己是在『浴佛』,別人浴佛一年只有一次,她每天都能夠浴佛累積資糧,心念一轉,人也開朗起來。」

 

長青班學員疫情時仍線上上課。照片提供:李淑會


 學佛,令學員晚年重新綻放光芒
同樣是創辦元老之一的林淑慧說:「我覺得長青班對老人家的幫助,就是在他們的心續裡面種下很多造善業的種子,這一種可以生生世世帶下去,在什麼時候它突然就會發芽、結果。」雖然長青班顧慮到學員的體力,課程安排時間不長,課餘還有運動時間、點心時間,好似一整天下來沒有學習到多少東西,可是每週累積下來,便足以帶來巨大的影響,特別是當學員接受了正確的觀念,就會立刻反省改進,長久下來改變更是驚人。有一位彰化的義工帶著父母來上課,最初父母單純只是為了和孩子相處久一點,可當他們接觸了《廣論》,那位義工驚訝地發現:他那大男人主義的父親,竟會在台上為年輕時對母親動粗向她道歉。

 

因為念佛、學習《廣論》,使學員晚年的日子重新綻放光芒。過去的人生,學員為生活忙、為父母忙、為子女忙,等到年紀大了、忙不動了,又會頓失生活重心,每天就是坐在沙發上看電視,等待子女回家探望,日子蒼白無力。但在師父眼中,人的晚年不該如此虛無度過。「師父說過,如果活著能建立好的觀念,就可以幫助自己去面對生命。」賴素媚說:「重要的不是往生時有人為你助念,而是活著的時候就為來生做好準備。」因此,在長青班從不畏懼談論死亡,相反的,藉由傳達無限生命的概念,給予學員一個希望,讓他們知道:生命的最後並不孤單,師父會陪伴著你,下一世再回來跟著師父學佛。

 

在長青班中,幹部體貼、照顧學員,但從不將學員視作行將就木的老人;而除了上課,很多長者也樂於從事義工,不論年紀多大,都能找到力所能及的事。有住在基隆四腳亭的學員,可以換上四班車,只為提早整理佛堂、澆花;有高齡百歲的學員協助挑菜;還有多次進出開刀房的學員,出院後立即回到長青班做義工……正因為長輩歷經過世間冷暖,所以能夠很快理解、接受《廣論》的好處,並且擁有一顆純粹的心,只想利益他人、為團體付出。

 

長青班義工幫學員慶生。照片提供:林麗雲

 

近三十年來,長青班從一顆小小種子成長茁壯、如今遍地開花,這是當年從師父手中接下任務的這些弟子們所料想不到的。如今回想起來,一切又是那麼水到渠成,彷彿冥冥中自有安排:他們做義工照料別人的父母,而他們的父母也在其他義工的陪伴下,順利走過增上生。「我很感謝師父給了我這個機會。」賴素媚用真如老師所寫的讚頌〈一同想著你〉總結長青班:「昔誰持種來,而今佳色開,我們在一起,紅紫遍大地。」

 

由師父交付的一顆種子,在眾人的努力下,終是開出了滿山滿谷的美麗花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