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長教導我們,要時常練習「觀功念恩」與「善行點滴」,可以的話,養成每天記錄的習慣更好。看似微小的每一步,漸次累積卻能成為我們邁向佛果的基石。
只要從小地方開始持續改善,將會創造出驚人的效果,真如老師的〈從關注小生命開始〉這則法語,就是在傳遞這樣的實踐法門!
以下內容節選自「找到屬於你“1%”的威力.福智-真如老師《心之勇士》.如俊法師導讀」影片
早晚有一天,我們要成為勇悍的菩薩、要去成佛,所以每一位有情都是我關注的對象。那麼就從我們的家人、每個遇到的人,甚至我們見到的一隻飛鳥、一個很不起眼的小生命,開始關注他們吧!
※請參考《希望‧新生2【心之勇士】》第 148 頁,第 274 則
真如老師一開始就說,早晚有一天,我們要成為勇悍的菩薩、要去成佛,為什麼這麼說呢?甚至就算現在不是佛教徒,早晚有一天也要成佛,為什麼?因為佛陀告訴我們,每一個眾生都有佛性。佛性這個概念對一般人來講很模糊,我決定幫大家做一個解釋,雖然這個解釋對很多人來講,可能一開始會感覺更不清楚,但我還是有責任要做這個解釋。
佛性就是我們眾生心續之上的無自性,無自性指的是這個心它本身沒有實質的自性。一般來講,我們會覺得自己內心的無明愚痴、煩惱,好像就是根深蒂固在心裡,但實際上,因為心沒有自性的關係,所以無明與煩惱並非心的本性,這個心的本性是可以跟所有的無明與煩惱究竟分離的。
當內心真正跟所有的無明與煩惱究竟分離,恢復它光明、無自性的本性,就是成佛的時候。由於每一個眾生都有佛性,內心也都有這樣無自性的特徵,所以最終一定可以成佛。
佛性這個概念比較深邃一點,但是師父說過,佛性有一個作用大家都感受得到,就是我們離苦得樂的本能。一般的眾生雖然不了解佛性的作用,但是因為眾生皆有離苦得樂的本能,它會促使我們永遠不斷地去追尋能夠真正離苦得樂的方法,直到最後我們成就圓滿的離苦得樂的佛果位。所以真如老師才會說,早晚有一天,我們要成為勇悍的菩薩、要去成佛。
憶念師長佛陀,效學關注眾生的行誼
真如老師接著說,所以每一位有情都是我關注的對象,為什麼呢?因為佛陀就是把每一位有情都當成他真心關注的對象,而且按照經典所述,諸佛菩薩的菩提心,是視每一位眾生如獨一愛子──如同對待自己唯一的獨子那般關愛。
因此,要成佛、要發菩提心的特徵,就是要把一切有情的離苦得樂,看作是跟自己的離苦得樂一樣在乎,得把這樣的責任放在肩上。聽起來可能會覺得這般偉大的心胸好像離自己很遙遠,所以真如老師教導我們下手處,那麼就從我們的家人、每個遇到的人,甚至我們見到的一隻飛鳥、一個很不起眼的小生命,開始關注他們吧!
雖然我們現在沒辦法像佛菩薩一樣,把所有生命離苦得樂的責任都放到自己肩上,也沒辦法把所有生命都看成像自己獨一愛子一樣去關顧,但是至少能夠從眼前接觸到的家人、每個遇到的人,甚至是一個很不起眼的小生命,開始練習去關注他們,並且在關注時把成佛的志向也放進去,這樣一點一滴地做。
怎麼樣才可以讓我們在遇到每一個有情的時候,都把成佛的志向注入呢?當我們面對任何眾生的境界,首先要憶念師長、憶念佛陀,這對我們佛弟子來講就叫皈依;然後進一步思惟師長、佛陀會怎麼看待眼前的生命,想一想師長、佛陀希望我們怎麼對待眾生,效學師長、佛陀對待眾生的行誼。
這個過程裡面的每一步,都要透過學習教理才會越來越清楚。比如說師長、佛陀的菩提心有什麼樣的內涵?他們是如何看待眾生,又為眾生做了哪些取捨及行持?這些都要透過學習教理來明瞭,但是扼要的特徵大概就是這樣──看到眾生的時候,要先憶念師長、佛陀,再想想看他們希望我們怎麼做,這樣在面對任何一個小生命的時候,就比較容易把成佛的志向注入。
堅持每天百分之一的改善,創造驚人複利效果
有些人可能會覺得自己一天頂多看到幾隻蚯蚓、幾隻鳥,或是周圍的一些人,他們跟一切有情的數目差距還是很大,這樣練習哪一天才能夠成佛呢?關於這一點,真如老師最近對所有福智的比丘及比丘尼僧團,做了一個很重要的開示,裡面提到一個非常實用的概念,我也很願意跟大家分享。
真如老師說,如果我們願意堅持每天百分之一的改善,一段時間之後,效果會非常驚人。
其實這是一個不太複雜的數學問題,用計算機、電腦就算得出來。如果天天都保持百分之一的改善,就像是運用複利效益來投資的道理一樣,兩天會成長1.01的2次方,一年就可以成長1.01的365次方,這樣一年之後的成長是原來的37倍!
再往下累積的話,五百天是145倍,兩年是1428倍,三年是53900倍,五年是7777萬倍,十年之後會變成6048兆倍,這就是複利成長的速度。
真如老師很善巧地舉了一個實際的例子,幫助我們體會這個概念。真如老師引用《原子習慣》裡邊提出的一份觀察報告,有一個國家的自行車代表隊,過去曾經連續一百多年表現平庸,幾乎沒有在任何國際錦標賽事中得到名次;最慘的時候,甚至讓歐洲一家知名單車製造商,拒絕將商品販賣給他們,因為擔心會對品牌銷售產生負面影響。
後來他們找了一位新的教練,這位教練做的事情,其實就是我們前面所說的概念,他帶領整個團隊去尋找各種百分之一的改善空間。比如說把出去比賽時的後勤卡車內壁改漆成白色的油漆,這樣比較容易看到內部的灰塵,避免影響到到比賽裝備。
又或者,幫每一位選手找出適合他的專屬枕頭與棉被,讓他們有好的睡眠品質;重新設計自行車的坐墊,讓它騎起來更舒服;試驗室內及室外的比賽服,尋找效果較佳的穿著;在輪胎上面塗抹酒精,提升摩擦力、抓地力。
他們持續不斷地去尋求百分之一的改善空間,經過幾年的努力之後,現在那個國家的自行車隊享負盛名,持續在奧運及其他世界級的錦標賽當中奪金,並創下多項世界紀錄。
這個例子也能呼應我們前面所講的,如果願意堅持每天改善,每天再多關心一些眾生,或是對已經接觸到的有情再多付出一些真心的關懷,這樣再加上佛菩薩的加持,還有菩提心不可思議的威力,我們絕對有機會越來越靠近佛菩薩,達到要成為勇悍的菩薩、要去成佛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