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知識

止觀法脈傳持的關鍵

2020-11-10 | 聞法教室編輯室

在2020 年10月,我們有幸開始聆聽真如老師宣講〈廣論止觀初探〉,此緣得來不易,而作為弟子的我們,該如何維繫這個因緣呢?在《廣海明月》中,真如老師引導我們思惟學者相續淨的內涵,並透由憶念傳承祖師與諸大前輩請法的恩德,策勵我們具備學法的條件,現在就讓我們一同承接止觀法脈!

 

 真如老師,全球廣論第二輪主講者。Photo Credit: 福智全球資訊網

 

以下摘自《廣海明月——菩提道次第講記淺析》第兩百一十二講;
本文標題、小標經福智文化編輯調整

 

 

正法住世,仰賴師弟相傳

師父說:「所有的一切法流傳在世間,不僅僅說有老師就行,還要一定有學的人。」說:不但是菩薩、祖師,我們佛也是一樣,佛出世的時候,那個時候很多大弟子就跟著來了。一定會有想學的人,就應這樣的機,說這樣圓滿的教法。  

 

這一段每次看到,還是很感慨的,就會感謝那些千千萬萬跟著佛菩薩一起學習的佛弟子們,還有傳承祖師的弟子們。因為如果沒有他們跟著佛菩薩學習的話,我們現在也聽不到這樣的法。我們也看到很多論,都是有哪個大弟子、哪個大弟子請上師說,然後他上師就開始寫那部論,所以學的人是很重要的。

 

佛法浩瀚,佛陀應機說法

師父說:「如果沒有這樣相應的機的話,他雖然他自己有正確的內容,但是他不一定有機會說出來。就是佛本身就是如此!」舉了佛陀說他了解的法就像大地土一樣,但是他說的法就像爪上的土。這一點,在跟師父學習的時候也有發現。師父天天誦《般若經》,所以師父實際上他自己非常非常喜歡學空性,或者跟別人討論空性。但是因為我們剛剛開始學《菩提道次第廣論》,師父就示現沒有給我們講〈毘缽舍那〉,其實師父自己一提到空性的部分是非常非常歡喜的。

 

那個時候,比如說三十年之前,或者二十年之前,如果把〈毘缽舍那〉講給我們的話,我們可能不知道在說什麼。像現在學了五大論之後,才知道四部宗義、分多少種見解;然後層層遞進,所破是什麼、自己的立宗又是什麼、修行空性的次第又是什麼。也可以清楚地感覺到,實際上沒有前面的道次第,比如說業果見不堅固,怎麼去聽聞空性呢?如果連親近善知識的軌理也不知道,那麼我們也沒法跟一個善知識聽空性,沒法親近大乘善友。

 

所以想一想,第一批來跟師父聽法的那些居士們,真的是很感恩他們!因為如果最初沒有他們跟隨在師父身邊聽的話,可能也就沒有現在這個僧團,也沒有你我現在還在學習著這麼清淨圓滿的教法。所以真的要頂禮那些從一開始就跟隨在師父身邊學習《廣論》的出家人、居士們。

 


 

弟子要有相應的機,法才有辦法流傳下來。今日我們能夠學習到《廣論》,以及真如老師宣講的〈廣論止觀初探〉,是奠基於第一批出家人、居士們的恩德之上,真如老師亦時常於《廣海明月:菩提道次第講記淺析》引導我們憶念師法友的恩德,相信若能勤加閱讀,我們終將成為與師相應的學者,實踐依止法。

 

※了解更多精彩內容,請參考以下福智文化出版書籍。

 

 

《廣海明月:道次第廣論講記淺析(第四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