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慌忙於處理不盡的待辦事項,很少有能夠喘口氣的時間。儘管學習了佛法,仰望佛陀圓滿、燦爛的生命高度,不禁心生嚮往,但不一定能與自己的生命產生連結。
其實《菩提道次第廣論》的書名,便蘊含了深刻的心意,明確的指出凡夫與覺悟的佛陀緊密間的關聯。日常師父和真如老師在《廣海明月》中,更是清楚說明了這一層含義。
防疫期間,或許多了些反省自身生命的時間。讓我們一起隨著師長深入淺出的開示,找回提升心靈的座標指向吧!
以下摘自《廣海明月:菩提道次第講記淺析》第一冊第3, 4, 5講;
本文標題、小標經福智文化編輯調整
「菩提道」──徹底解決痛苦、得到快樂的方法
佛陀因為徹底了解萬事萬物、對錯分際,最終得到圓滿、沒有副作用的快樂。懷抱著這份覺悟,他想把這些逐步脫離痛苦的步驟,捧到深陷煩惱漩渦的你我面前,讓我們也有機會成就那樣的智慧。
師父開示:
《菩提道次第廣論》,那麼說些什麼呢?簡單地說一下。「菩提」,翻成功我們中文叫作覺,大家曉得──覺悟。這覺悟些什麼呀?平常我們說叫「自覺、覺他、覺行圓滿」,這個我們也不必一個一個解釋。拿我們最現實的,也最具體的說明──我們目前,大家追求的是什麼?快樂。昨天說過了,簡單地說,這樣;更深一層地,或者是仔細一點講的話,要想把痛苦解除,要想快樂得到。當你把痛苦徹底解除的時候,得到的快樂是圓滿的,不會有毛病的,這樣;應該說,不會有毛病的,但是並不圓滿。而不但這個快樂沒有毛病,而且圓滿的,這樣。
那麼現在有這麼一個人,他是徹底完全覺悟了,告訴我們這個道理,告訴我們這個道理,所以這個叫作「覺」。覺悟什麼呢?任何一件事情對、錯,他完全了解了,這樣,那就是所謂這菩提就是覺的意思。那麼我們要想得到這個結果的話,不但聽到那個道理就算了,還要照著它去做,所以,你照著它這個方法走上去的這個步驟,叫作「道」,這麼簡單。
老師開示:
師父就告訴我們說,在宇宙間、在天地間、在人世間,曾經有這樣一顆心,而且他現在也是存在的,這顆心是存在的。他心中有一個量,這個量,就是對所有的事情完全沒有顛倒的看法;他的見解一如既往地清澈和準確,乃至精確,沒有一絲絲的錯謬。所以他去除苦因的方式是正確的,苦因被去掉了,所以沒有苦果;那麼得到快樂的因是正確的、是種下去了,繼而令它圓滿,所以他的快樂也圓滿了。這苦和樂的去除和得到,只是源於這顆非常非常有智慧的心,他對一切事情有正確的知見、有正確的看法,完全沒有顛倒。
他告訴我們得到菩提的辦法,那這個辦法到底是什麼呢?就是「道」——菩提道,師父就解釋第二個字了。大家有沒有看到,師父把這個「道」字解釋得是何等地親切——就是佛陀告訴你一個方法,那個方法就是怎麼樣能夠得到全部的快樂呢?怎麼樣能夠幫我們生命所有的痛苦都去除掉呢?天底下有這樣的事情可以達到嗎?像我這樣每天煩煩惱惱,也沒有什麼心力,又很多事情在忙的人,真的有機會會晤到偉大的佛陀嗎?能夠知道這樣了不起、如此親切溫馨的「道」嗎?打開本論就是了!師父已經走到我們中間,在為我們講述了。所以這是一件多美好的事情!(節錄自廣海明月0003講)「次第」──先後次第、質正量足的重要性
就像炒菜時不會先下鍋加熱後再洗菜一樣,在學習真正離苦得樂的過程中,按部就班、一步一腳印,並且確認當下學習的狀態也非常重要。
師父開示:
那麼下面的「次第」呢?任何走這個路,一定有個次第,一定有個次第。比如說,我們爬樓梯,一定是下面一階階上來,沒有一個事情是例外的。不要小看這個喔,不要小看它呀!實際上那個次第是非常重要的。平常我們做任何事情的時候,要注意幾樣東西,平常我們說:質、量;質是講這個東西對不對,量是講這個夠不夠。隨便,譬如我現在說前面一杯水,我要喝水,那麼不僅僅是它水對不對,當然,不但對不對,還髒不髒,這個是就它的質純淨與否。單單這個質夠不夠?不夠,你說一滴水也是,一滴水喝了不能解決你的渴,還要什麼?量。所以質是要正,量是要足。除了這個對不對?還要一樣東西──次第。
老師開示:
那麼師父在這裡邊提到了質量,質要正,量要足,然後這個次第絕對不是一件小事情,說大家不要忽略它!提到這一點,我想問大家:請問此處的次第,是對什麼事情的次第呢?是在談這個「道」的次第,對不對?那麼次第,師父用非常簡明的、我們每天生活中會遇到的事情來告訴我們:次第這件事,必須是先走下面的臺階,然後才能夠上上面的臺階。比如這本《廣論》,它用三主要道攝要,先是出離心,然後菩提心,然後空性。比如一個弟子想要尋覓真理的時候,先要尋覓善知識,善知識要有德相,這個弟子要具足弟子相,然後師生相應,才能夠生起道次第最初的上師相應的量,才能得到後面的量。這一切都是有完整清晰的次第,諸佛菩薩在千經萬論裡都在講這樣一個次第。(節錄自廣海明月0004講)「論」──完整詳細的討論後,按照它修鍊自心
了解前面這些方方面面的討論、說明之後,只要照著去實踐,最終定能達到生命最高的境界!
師父開示:
那麼,所謂《廣論》的「論」,最後一個,平常我們就說,詳細地來討論,詳細地來討論這件事情。所以從這個題目上面,我們可以曉得說,我們現在學這個東西,就是怎麼樣從我們凡夫,下腳第一步開始,一直走上去,走到圓滿成佛的這條路。而這條路的過程當中,不管就它內容的正確與否來說,就它應該完成的數量來說,以及走上去的次第來說,它都有一個完整詳細的說明,詳細的說明。我們從這個上面,有了一個正確的認識,你照著一步一步實踐的話,就可以達到最高圓滿的境界,最高圓滿的境界,這就是本論的我們要學的。
老師說:
幾句話,把《菩提道次第廣論》一開始到最後達到的高度標示出來了。高度是什麼呢?就是你我生命最高、最圓滿的境界。那就是完全沒有一絲絲痛苦、沒有一絲絲迷惘的一個境界,生命裡所有的苦澀都消失了、所有的不知道也都消失了。因為佛陀有一個名字叫正遍知——什麼都知道,只要是心所對境、只要是存在的、只要是有的,他全都可以了解,而且可以最正確、最徹底、最詳盡地了解。我們透過修鍊,也可以讓我們的心達到那樣一個境界。(節錄自廣海明月0005講)
在我們平凡而忙碌的日子裡,透過聽聞、研閱,讓我們得以會晤偉大的佛陀。儘管不時會被沮喪的心情遮蓋眼目,但善知識總是不忘循循善誘、讓我們重新產生胸懷遠大志向的信心。
望向宇宙中那顆偉大的心,一點一滴汲取他的智慧、比照他行經過的路途拾級而上,有朝一日必定能夠收成最圓滿的快樂!老師以《廣海明月》為大家鋪起這段揚升的台階,歡迎有志之士一同面向光明、奮力攀登。
※了解更多精彩內容,請參考以下福智文化出版書籍。